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品闲臣》第二章:东窗事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来自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之手,描写的是国家大好河山陷入敌手,山河动摇,连年硝烟弥漫,表现出人们对王师平复叛乱的一种依托,一种渴望。

可眼下呢?

建文四年,皇叔朱棣起兵靖难也已经四年,并且所处泰州已被攻陷,为何在百姓的脸上见不到一丝哀伤感?

所谓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冲动感呢?男儿的刚强血性呢?

好吧,或许都有天下在怎么打也是你们姓朱的,管我们百姓屁事的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可再怎么说也得给建文小儿一点面子好不好,至少青/楼上的妹子穿的实在不该如此妖娆,笑的如此放/荡,严肃点,要知道现在正打仗呢。

杨青抱着陶马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初回大明朝,自然对古朝风貌倍感好奇,于是乎,杨青这一路倒是有种走马观花的感觉。

可小丫头碧琴却是有些不耐烦了,家道衰败了可少爷仍旧这么不消停,该如何是好。

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同样也充满了悲剧。

骤然,碧琴瞳孔急速收缩,疾呼道:“少爷,小心。”

杨青愕然回头,与此同时身子委实吃疼了一下,轻退了两步,可怀里却是没有开始的那种稳重感。

马呢?擦,小爷的陶马呢?

“咔擦……”

一声脆响伴随着杨青的心脏,碎了整整一地。

欲哭无语,二百两银子啊,就特妈这么没了,老天,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碧琴也快哭了,泪珠在眼角打转。

杨青眼球充血,杀气腾腾的揪着撞退他的布衣和尚。

“死秃驴,你若是不给我一个交代的话,当心我弄死你。”

和尚双眼内陷,鼻梁跟眼眶构成一个倒三角,从面相上看,此人一生犯凶。

果不其然,杨青指着救命的二百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和尚面色无波,平静的看着两眼喷火的杨青,对揪在胸前的那只手也充当不问。

“这位公子,我佛说做事讲因果,做人讲道理,是公子驰横街头撞上贫僧,怎么责怪起贫僧来了。”

无赖见多了,可和尚也还是头一遭。

杨青愤愤道:“秃驴,你别给我扯什么因果道理的,我只知道是因为你才导致我摔了陶马,赔钱,二……不对,是三百两,少一钱就跟我去见官。”

“三百两?”和尚又道:“这位公子,世间凡事都要一是求实,何况事出之因在于你,尽管贫僧也有责任,可这三百两恕贫僧无法苟同。”

杨青眯着眼看着布衣和尚,道:“这么说你是打算不给钱咯?”

和尚道:“公子言过了,因有的责任贫僧还是会承担。”

“什么是应有的责任,而是本来就全部是你的过错,三百两,胆敢抵赖一钱回头我就让人烧了你家寺庙。”

和尚丝毫不为所动,谈谈道:“怕是这点要让公子失望了,贫僧只是一步行僧,四海为家。”

擦,果真是有想赖掉的趋向,而且瞧着和尚一身布衣,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钱人,三百两他肯定承受不起,除了赖,估计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换做是他,也会赖,但杨青又怎么会让和尚得逞。

直接道:“到底给不给钱。”

和尚看着杨青探出两个手指,悠悠道:“五十两,贫僧的责任只在于五十两。”

杨青当即就怒了,二你死秃瓢,不提五十两,就你这一身行头都不值五钱一两,你拿什么还我三百两,把你卖青/楼人家老/鸨都不见得要。

太老了,没精力,而且肯定弯了,妓/院也不养闲人。

反正杨青是不相信这穷和尚能拿出五十两银子来,随即将手一伸,道:“那你也得先掏出来我瞧瞧。”

和尚似乎看懂了杨青的眼神,在身旁笔摊上借了张草纸跟笔墨,在杨青的瞩目下,刷刷两下,就这么收工了,然后递给一脸惊愕的杨青。

“公子验收一下,若无疑问贫僧就告辞了,不过跟公子相遇便是一场机缘,见公子应堂发黑,不日必有凶兆,望公子多结善缘。”

看着头顶油亮油亮的和尚,杨青怒不可遏的一个巴掌扇了过去,当即在略黑的头顶上浮现五根修长的手指印。

杨青又一把揪着和尚的衣襟,一手抖着他刚递过来的三百两凭据。

“真把小爷当傻子是吧,写这么一张空头字据就让我去王府索要,落款人居然还是道衍,别以为你剃个光头还真成了姚广孝,走,没的说,随我去见官。”

和尚也有三分脾气的,更何况杨青的那一巴掌扇的他的头顶就跟火烧似的。

和尚一脸认真的看着杨青,然后道:“贫僧已经提醒公子不日必有凶兆,让公子广结善缘,可公子偏偏不听。”

杨青瞪着秃瓢和尚,“再叽叽歪歪信不信我揍你?”

和尚道:“公子你会后悔的。”

杨青忽然笑了,“我会后悔?”

然后指着他身前一脸平静的秃瓢,道:“我会为你这么一个和尚而感到后悔?笑话。”

“公子不信?”

杨青不屑道:“信你?倘若我后悔我就跪下认你这和尚为师。”

和尚道:“贫僧目前没有收徒的打算。”

靠……

杨青彻底爆发了,又一个巴掌朝着秃瓢扇了过去。

“让你别叽叽歪歪你不听,真以为你是和尚我就不敢下二次手啊。”

这次和尚学乖了,闭上了嘴,可眼神中仍旧表达着你会后悔的意思。

终于消停了,尽管过程有点小瑕疵,但杨青很满意,正一手揪着对方准备转过身去衙门,突然,杨青感觉脖子上有股凉意。

陡然,两把冰凉的尖刀就毫无征兆的架在杨青的脖子上。

“大胆逆贼,竟然对姚先生无礼。”

机械式的扭过头,瞬间,杨青后悔了,真有种拜这秃瓢和尚为师的冲动。

看着气势汹汹的军士杨青瞬间弯了,也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这么背,随便遇上一和尚竟然是闻名数百年后的军事奇才姚广孝。

节奏变换的太快了,陶马的三百两银子是没指望了,并且眼下性命堪忧。

领头小将对着姚广孝行了一礼,然后道:“姚先生,卑职怀疑此人乃有逆党之嫌,是否就地格杀,以儆效尤?”

杨青顿时菊花一紧,脸上挤出一抹蛋蛋的忧伤,立马辩解道:“冤枉啊姚大师,小子后悔了,追悔莫及啊。”

姚广孝摸了摸十根手指印的油亮头顶,然后抿嘴看了杨青一眼,然后对着军士道:“暂且将他押回王府,待我回来后再行处置。”

“是,姚先生。”

姚广孝走了,极其潇洒的走了。

杨青跟碧琴也走了,不过都是被人绑着双手,脖子架着尖刀走的,而且两人的眼角都含着滚烫的泪花。

这一遭,实在太冤了。

不过最冤的也还是碧琴,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个旁观者,到头来却是成了受害者,为此看待杨青的目光中充满了怨气。

小声嘟囔道:“少爷出门前肯定没洗手。”

人生就像被女人强/奸,既然不能反抗倒不如含着泪默默享受,当然,倘若以事论事的话,杨青也不介意让广大女性糟蹋……

常言道,既来之则安之,回到四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已是不可扭转的事实,这一辈子,杨青没有那些所谓的宏伟抱负,也没有策马秦川的热血。

他的理想很简单,就是争取二十五岁之前挣足一辈子的钱,然后躺在四进大宅子中退休,晒着太阳,喝着小茶,再顺带没羞没躁的搂着小娇妻开始安享晚年。

嗯嗯!对于一个懒人而言,能有这种理想确实很伟大,可现实呢?

险些让他哭瞎了眼,重生才几天啊,就三餐难继,还莫名其妙的背了一屁股账,甚至就连逛个街都能开罪这位冠有大明朝第一军师的姚广孝。

燕王朱棣自发兵靖难至今已有四年,虽然以一个北平府的势力攻克诸多城池,但仍旧不能与朝廷大军同论而语,因为朝廷始终是朝廷。

而兵法有云,兵贵在于神速,朱棣虽以清君侧之名对朝廷起兵,也委实不易再拖。

四月,朱棣挥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

事后朱棣又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以及眼下的泰州。

战事更歇,朱棣就在泰州内暂设王府,谋划下一步路线。

王府虽然是暂时的,但仍旧不失王者之气,门前的一对雄狮更是刻出了朱棣的虎狼之势,杨青瞧了一眼,裤裆就夹的更紧了。

纯属蛋疼啊,为毛要招惹那个死秃瓢,为了一尊彩马就要搭上小命,太不值了。

更不值得是,回到大明朝甚至都不清楚古代的青/楼到底是哪般模样。

杨青很愤慨,也很忧伤,看了眼蜷缩在牢房角落里的碧琴,额头也不禁上挑四十五度,目光直视阴暗潮湿的房顶。

尔后就愈加忧伤了,坐牢了……我特妈居然坐牢了……

难不是老天爷让我借尸还魂体验一下明朝坐牢的激情然后又死一回?

要不要这么坑爹?

好吧,但凡死过一次的人都想好好珍惜下一辈子,杨青也是如此,所以他要挣扎。

但前提是,先给一口水喝好不好,难道古代人坐牢的待遇就这么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