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上古》第五章 明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胡言”。慧明有些恼怒道。

“我是谁,嘿嘿,我是为你解惑的人啊,”林焕笑道。

慧明怒道:“为我解惑,不知你有何本事?”

只见林焕走了几步,一脸悲戚,故作高深的道:“哎,世人多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说罢,不待慧明回答,又猛喝道:“你等执着于外物,执着于内我,岂不闻万法皆空”?

话音刚落,人群中猛的一静,都在思索林焕的话。

明净方丈心下大惊,林焕这几句话深得禅宗要职,就是他也不敢说有此悟性,能悟的如此之理。料想明远方丈也不会有此悟性。

于是转头便问明远方丈:“这人好高的悟性,师弟可知这人是谁,”

却见明远方丈也是一脸惊讶:“这是山下的一个贫困书生,这几天我请他在寺里抄写经书,也不知他有如此悟性,莫不是从经书里悟得?”

慧明见林焕说的精微高深,心下大惊,但却有不甘认输,便又开口道:“你说风未动,幡未动,是心动,那心是何物?”

林焕见慧明有又问,而且问的很刁钻古怪,便思虑了起来,

禅宗讲明心见性,首先要明心,那心是什么,大家都有模模糊糊的概念,但却说不出来,这个问题可谓是禅宗第一之问啊。明远方丈与明净方丈和其他诸人都等着林焕的回答,希望能有惊喜出现,但却又觉得不太可能。

过了半晌,只见林焕笑说道:“心是什么?呵呵,所谓心者,并不是指我们胸膛里的这一块肉团,而是我们对所遇之境所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下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

林焕话音刚落,其他人尚在品味其中经意,却见明远方丈和明净方丈相视一眼,明远方丈对明净点了点了头,

明净方丈从座中站起,朝林焕打了句佛号,便开口问答:“阿弥陀佛,林施主佛法高深,老僧甚是佩服,只是不知这集起为心该如何解释?”

林焕见是方丈大师,忙朝方丈施了一礼,道:”小子见过方丈大师,小子哪里懂什么佛法,只是抄经过程中有了一点感悟,让大师见笑了。“

明远方丈道:“林施主悟性极高,短短几日就对佛法有了如此之深的领悟,老衲自愧不如,还请林施主为众人解

惑。”

林焕见方丈大师神情真挚,不似作伪,便朝四方做了一礼,道:“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简单来说,我们的心本来就是面镜子,外面的事物落到我们的心里变成了影子,外面的事物不停的变换,投射的影子也不停的变换,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影子,却忽略了镜子。”

林焕说罢,对明远方丈作礼道:让方丈大师见笑了”

明远方丈打了句佛号道:“阿弥陀佛,老僧恬为方丈,林施主对佛法的领悟可比老衲高多了!”。

“这人是谁啊,把老方长都说服了,真厉害啊,”

“你不知道,这就是林家的公子,被称为草包的林焕啊”

“哦,原来是他啊,看着不像啊,不是说他不学无术,腹内空空吗,怎的有如此悟性?”

“我也在奇怪呢,据说上次他在中秋诗会还做了几首诗,连知府大人都称赞不已呢”

人群中有人笑声议论道。

“阿弥陀佛,林施主真乃世间高人,对佛法的领悟比我师兄弟还要高,老衲真是不虚此行啊”

林焕睁眼看那说话之人,原来是兰若寺的明净方丈。

这厮怎的出来了,还对我如此客气,不会是见我胜了他徒弟心有不甘,想要与我为难吧,嘿嘿,事到如今,我也不能退了,只有硬着头皮上了,哼,

想道这里,林焕便道:“敢问这位大师法号,有何指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