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钺诡案》第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外的吵嚷声越发大了,尖锐的女声让傅琼琚皱起眉。

她目光往外探探,“是谁来了?”

明婧迟疑了一下,“想是七娘身边的仆役。”

傅琼琚觑了她一眼,七娘傅琼瑶正是傅六娘的亲妹,却是继室严氏所生,刚好小傅琼琚十月,才排了齿序七。

不过可以想见傅六娘与继室关系不佳,她久病需要静养不假,但送到这弃用已久的汾阳别庄来,身边只跟了奶娘崔氏和侍女元青两人,便是其心可诛了

她喃喃自语:“她们来做什么?”

明婧眼观心心观鼻,并不说话。她在傅家是没过明路的,每回傅氏来人,崔娘都不叫她出去。

傅琼琚不舒服地动动脖子,感觉到有些刺疼,伸手一摸便摸到一个肿块。她“嘶”地一声,又细细去摸,竟摸到针孔似的痕迹,她一怔,却见明婧眼神晃动。

她目光一凛,只看了明婧一眼,就叫她惊得寒毛直竖,“这是怎么回事?”

明婧立刻跪倒在地,脸色变得煞白,“回娘子,是……六郎,是六郎见娘子久治不愈,便…..”话未尽,便偷偷抬头看傅琼琚。

她口中的六郎却非是傅六娘的弟兄,而是表兄范阳卢氏子。明婧曾是他身边婢女,到傅六娘身边不过旬月。因投傅六娘所好擅长诗书,竟是比原本的婢女元青更受宠。

明婧之母当年曾与崔娘一道伺候过闺中的崔氏,很有些交情,如此明婧很快便在汾阳别庄扎稳了脚跟。

傅琼琚皱皱眉,“便如何……”

“便为娘子安排了医者。”明婧被傅琼琚的气势一摄,连忙说道,“因着庄中已有严氏安排的吴铃医,六郎便将人安顿在了孤山上。医者说娘子病情严重,需得下重药。”

她抬头瞧了傅琼琚一眼,那张毫无瑕疵的容颜苍白,不见生气,眼眸带褐却深冷如同枯井,落在她的身上,她被灼伤般飞快地低下头,颤声道,“昨夜……便为娘子施了针。”

明婧的回答并不叫傅琼琚满意,她嗤笑一声,“世家婢胜于平家女。”慢慢走到矮几前,拿起几上的一只金钗,那金钗有五六寸长,钗尾尖尖骇人得很。

用指尖掸了掸,莫名的叹了一声,“如今我傅六生活拮据,想来明婧是能为我解忧的。”

明婧见傅琼琚神态异于往常,又听她如此说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傅六娘素来悲春伤秋,逆来顺受,和卢氏娘子可谓天壤之别,明婧何曾见过她这般模样。何况,便是明婧不将傅六娘放在眼里,她的卖身契当初确是一并被交到傅六娘手中。

“医者为娘子放了血。”明婧抬头,却看不出傅琼琚的情绪,只好一五一十地交代,“医者道娘子久病,吴铃医用药过于温和,如此吊着娘子恐怕只剩…..只剩一旬光景。六郎禀了夫人才交代医者用药。”

“医者说此法虽血腥但可以最大程度削减病痛。”

傅琼琚心里厌嫌,这医者显然嫌弃吴铃医医术不佳,可他这一治竟将傅六娘的命都治了去。傅六娘久病体虚,哪里经得起放血治疗这种刚猛的方法?

范阳卢氏颇有威名,出生嫡支的卢六郎行事真的会如此轻率荒谬吗?又是什么让他觉得他可以代替傅六娘自己做决定呢?

她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却是冷淡。

明婧不敢起身,外面的吵嚷声不知何时已经止了,崔娘元青脚步渐近。

“起吧。”

她连忙站起来,还不及整理裙摆,两人已经推门进来。

风吹雨斜,湿冷的气息铺面而来,傅琼琚还不及吸进肺里,元青已经反手将门关上。

这边崔娘一见傅琼琚醒来,连忙奔上前来,怜爱地唤道,“娘子!娘子醒了!”她身姿清瘦,年未至四十,虽是精神抖擞,却已鬓发斑白,眼含关切,“娘子怎可站在门边,若是再受了风可怎么办!”说罢便把她搂在怀里,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麻衣布裙,有些扎人,体温却很温暖。

傅琼琚脸上的冷厉都收了起来,连气力都弱了,她半倚在崔娘怀里露出虚弱来,轻咳两声。声音暗哑,几乎只有吐息的声音。

崔娘看着傅琼琚这虚弱的模样,饶是性格坚毅,也不免悲从中来。自打夫人去了,堂堂傅氏嫡长女被遗弃在别庄里自生自灭,头一年还拨些药钱,后来连药钱都不给,她们只好将夫人的旧物质②了些来度日,这回娘子病重险些就撑不下去,七娘竟还要派人来逼娘子出家去做女冠③。

那道观就在这孤山之上,眼见着环境清苦,让娘子去那里与逼她去死何异?

她心里难过,却不敢叫傅琼琚看出来,娘子虽是聪敏,性情却多愁,要是知道了,病情怕是会加重,崔娘抹干眼泪,声音还颤抖着,脸上便挂起了笑容,“娘子怎的拿着金钗?”

傅琼琚哪里看不出崔娘的隐瞒,故作不知,面上泛起些笑来,“今日便戴这支海棠吧!”那金钗正是海棠样式。

身后的元青笑起来,两人都对今日来者的目的守口如瓶,只拿出最妥帖的面貌对着傅六娘。

她绕过明婧来到傅琼琚身前,从矮桌上拿起梳子,跪在傅琼琚身侧,柔声道,“我为娘子挽发。”她年纪较傅六娘大些,约莫十六七岁,丹凤眼琼鼻丰唇,与明婧相较却显得脸颊凹陷。

傅琼琚懒懒地坐在镜前,镜中之人略显憔悴,鼻子挺翘。眼窝较寻常女子略深些,眼尾微翘,明眸稍稍流转,便是一番无可比拟的风流韵致。与傅琼琚自己少时有七八分相似,看来傅六娘是有些胡人血统的。

雨不知何时便停了,阳光透过帘幕照在她的身上,神态平和,直叫明婧疑先头是自己生了幻觉。

①笙蹄,唐代前期大户人家内室里一种现代常见的坐墩,算是最早出现的高足坐具。属于我们平时坐的这种可以垂下双腿的坐具。

②即是典当。唐代当铺叫做“质库”。

③尼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