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生九子之蒲牢篇采采艾兮》第六章 病书生·八抬大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应该是艾叶在娘家过得最后一个年了,除旧迎新,祈求丰年,该有的热闹一样也没有少,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洋溢着,只是总有那么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挥之不去。

过了年没多久,苁府便派了裁缝小厮陆续上门,婚期将近,所有的物品也都该置办了。

忙忙碌碌半月有余,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

头天下午,喜娘及几个伺候艾叶梳洗打扮的丫鬟便先到了,一来是恐怕艾叶家中人手不够,二来梳洗打扮伺候人的事,村里的婆子媳妇们终究没有这些丫鬟熟络称手。艾叶爹娘见这明日亲家办事如此抚恤周全,心中对这门亲事便更添了几分称心。

这一夜,艾叶家彻夜掌灯,明艳的红色从每个房间一路蔓延到大门口。

上午接亲,晚上拜堂,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到,三更十分丫鬟们就抬了热水服侍艾叶沐浴更衣,沐浴的水是放了花瓣草药的,花瓣使人清香,药草消病去灾。

那大红的喜服很是喜庆,艾叶从来都是一身布衣,清清爽爽,头一次见到这件喜服时,被这里三层外三层的繁琐震惊得瞠目结舌,也被这富贵华丽的气场惊艳到目瞪口呆。

喜服虽穿裹繁琐,丫鬟们做事却是一丝不乱。白色打底的小衣,套一件大红绸缎交领中衣,再裹上红底金边的薄棉裹腹,上面用银丝细线绣的牡丹花栩栩如生,下身着逶迤曳地的多折裥裙,裙上是大红云纹的暗花。腰上系的是锦绣束带,束带正中垂着金丝滚边的红罗蔽膝,上头的鸳鸯戏水并蒂莲花,也是用极细的金银丝线绣成。蔽膝两边垂着优雅的配饰飘带,飘带上又各挂着一串小红珠坠子,外袍是宽袖翩翩的大红锦绣,绣的依旧是遍地牡丹花开富贵。这层层叠叠的一套齐齐穿在身上,通身都是夺人目光的红艳锦绣。

喜服尚且如此华贵,头饰便更是奢靡。发髻前配上红绒花纹金冠,冠正中镶了金牡丹,牡丹花芯又缀了一颗明珠,冠上两端垂了红玛瑙流苏,流苏自额头上嵌了黄宝石合拢,宝石下坠着细珠子垂在额前,发髻两侧插了石榴石镀金步摇,最后再点上两朵绒花,脖子上再带上富贵长命的金项圈,这才算是完成了。

还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艾叶一向朴素惯了,如今这么一装扮,衬的是黛眉明丽动人,面如桃花灼灼。

只是这一套穿搭十分耗时,熬的艾叶昏昏欲睡,阿娘在一旁一个劲的咳嗽,暗暗提醒她不可失仪,好赖总算是撑了下来,一双眼皮又酸又痛,抗议的很是厉害。

泡澡沐浴,敷红粉妆,将三千青丝盘起,便是嫁为人妇,从此,就是别家的人了。

迎亲队伍第二天天刚蒙亮就到了,队伍分先后两批,第一批抢先一步到艾叶家报信,还将新娘的蒙头喜帕及上轿时要穿的鞋子、垫坐的红布还有轿贴也一并带到,另米面粮食鸡鸭鱼肉各双份,寓意足衣足食,金元宝两锭,寓意发财进宝,同心结与并蒂莲图案各一幅,寓意夫妇和睦,同心同德,铜盆铜镜各双数,寓意安稳团圆。

一切都显得既规矩又正统。

阿娘和喜娘忙将喜帕接过与艾叶盖上,鞋子也一并换好,又将艾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检查一遍,再三确定无任何不妥,这才扶着艾叶静坐等候。

没过多久,礼乐声震天响,第二批接亲的人便到了,花轿、乐队浩浩荡荡,鱼贯而至。

阿爹在门口唤:新娘子该吃离家饭了。

离家饭,吃一半,留一半。

这一回,是真的要上花轿了…

阿娘心里一酸,眼泪便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住往下掉,慌得她连忙用手去捂,却是越掉越多,怎么也捂不住,艾叶此时喜帕蒙脸,看不到表情,只是紧紧抓着阿娘的手,肩膀微微颤抖着,门外三声高呼,新娘该出门了。

喜娘搀扶着艾叶走到房门前,门外铺着长长的红毯,候在门外的丫鬟将一把红伞撑在艾叶头顶,另有丫鬟向天空及伞顶撒米,寓意开枝散叶。

鞭炮响过,艾叶拜辞父母,喜娘上前掀开轿帘将垫坐红布铺好,小心搀扶着艾叶上了花轿。

放下轿帘,喜娘便高呼一声起轿,即刻奏乐鸣炮,抬轿起程,往村外走去。待花轿出门后,阿娘手里端着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了出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不知是该先高兴还是先伤悲,只有止不住的眼泪不停地滴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