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朝明月》第1章 幽谷人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处简陋的山间民居,秦明月做了一个梦。

梦中模模糊糊的有一白衣女子飘飘若仙,他却怎么也看不清那仙子的容颜……

自榻上醒来的时候,屋外正传来公鸡的打鸣声。

眼前的一切太过陌生,他很困惑,怎么做了一场梦就到了这里?

脸上凉凉的,不知是晨露还是泪痕。

“有人吗?”

“公子你醒了?”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屋来。

这人脸型方正,头戴青色纶巾,颌下胡须一绺,身着短衣长裤,下缠裹腿,足蹬芒鞋,双目神采奕奕,虽然一身农人打扮,却是气度不凡。

“公子?你是在跟我说话吗?”秦明月看着这中年男人,眼神一片迷茫。

那农人一脸疑惑不解的神态,略一思索后,他拱手揖礼:“此屋只有你我二人,自然是同阁下说话,老朽谢循。”

秦明月满脸困惑,他看了看自己的身上,这才发现,自己此刻正躺在床上,身着白袍,做古人装扮。

“难不成穿越了?”秦明月心中茫然。

想起身回礼,身体却不听使唤,他只得尴尬地笑了笑:“老丈勿怪,我这身子不知道为什么起不来了,你方才称我为公子,实不敢当,在下秦明月。”

“秦……明月?听公子口音倒不似本地人士。”谢循疑惑地道,“自王莽新朝法禁双名后,数百年来,我大梁倒是甚少有男子起双名的。”

“王莽?大梁?我这究竟是到了什么地方?难不成……到了世外桃源?”秦明月皱着眉头,低声自语。

想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也不会比此前更糟,他放下心来。

一时倒想不到什么借口来解释自己的来历,迷茫片刻后,他诚恳地道:“老丈勿须猜测,在下并非中土人士。

先祖在永嘉之乱时,流落海外异域,离此有万里之遥,那异域的风俗民生与中原全然不同。

此番我本欲回故土寻根,途经此地却遇袭昏迷,多谢老丈相救之恩。”

“原来如此……”谢循恍然大悟。

他捋了捋胡须,微笑道:“秦公子如今伤势未明,尚需安心静养几日。

前日小女在后山采药时,无意间发现公子昏迷于林中……

老朽乃是本地药农,略通医理,便将公子带回寒舍试着诊治,如今公子醒来,我也可安心了。”

秦明月心中大为感动:“此地风土人情果然大大异于后世,我和他不曾有过半点交集,他却能如此救助于我。

相比后世老人跌倒尚且无人敢上去搀扶的情形,当真是天壤之别。”

他转而问道:“在下对梁国却是一无所知,我自海上而来,登陆几个月后,方能听懂一些本地方言,敢问老丈,此地距离大梁都城尚有多远?”

“公子要去建康?此处乃是南定州境内郁林郡南溪谷,建康离此有千里之遥。

僚人对汉人又不甚友好,公子日后上路,尚需多加小心才是。”谢循脸上神情有些忧虑。

“南定州?应该是南宁一带了,广西多奇峰峻岭,靠双腿走的话,怕是把命舍了,也到不了建康,这可怎么办?”秦明月心下犯难。

谢循大概也看出秦明月的为难,安慰道:“秦公子不必忧虑,我在僚地行医多年,与那僚人土司也有些许交情,或许到时候能请他帮忙也未可知。”

“如此……明月便多谢老丈前救后助之恩了,此恩此情无以为报,自当铭记于心,永不敢忘。”说完深施揖礼。

他从前也学了些汉家礼仪,此时的表现倒也像模像样,俨然谦谦君子。

“公子不必挂怀,老朽先前为公子诊过脉,公子的脉象沉稳有力,并无甚不妥,全身也无明显伤痕。

这两日我一直在思索公子的病情,奈何医道不精,至今仍是毫无头绪,现今公子自己醒来,倒是可喜可贺!

公子先将养几日,待身子无恙后,我们再一同前去求见那僚人土司。”谢循目光温和,微笑道。

秦明月忽想起是他的女儿先在林中发现了自己,这样说来,这父女二人便都是自己的恩人了。

“多谢老丈,另外……还望老丈代为向令媛致谢相救之恩。”

谢循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慈祥温暖,之后便转身出了房间。

秦明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心中沮丧之极:“难不成穿越后要变成残废?如果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

正绝望间,腹中忽然涌现出一股暖流,这暖流渐渐的扩散至四肢百骸。

不多时,身子竟然变得轻松起来,之前无力颓丧的感觉瞬间消失无踪。

他惊奇不已:“这又是发生了什么?”

百思不解之下,他起身来到窗前,支起窗扉,打算透透气。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风卷着细雨吹在脸上,秋日里虽处南方,依然倍感清凉。

远处青山环绕,屋前的小溪绿水长流,屋外小院中处处青草芬芳。

“阿爹——我回来了!”烟雨迷濛中,一袭蓝裙忽现院外,声音甜美清澈。

这女孩身形窈窕,约莫十二三岁,光脚,头上戴着一顶顶尖下圆的竹笠,肩披蓑衣,似云雀般飞快的来到隔壁屋檐下。

她取下竹笠,踮起脚尖将竹笠挂于屋外木墙之上,蓦然回首,目光正好与秦明月相对……

这是一个极为美丽清秀的女孩,发髻上只用了一条蓝色带子挽束,上插一朵白色小花,双眼灵动清亮。

秦明月朝她轻点了点头,温和一笑:“是你救我的?”

“呀!你醒了?”她眼中露出喜悦的神色。

察觉到秦明月正盯着她的双脚看,她立刻变得有些羞涩和局促。

“醒了,多谢姑娘相救之恩,不知我该怎么称呼你……”秦明月赶紧收回目光郑重行礼。

“玉儿,你回来啦?下雨天的你跑出去做什么?”

谢循匆忙的从另外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满脸关切。

他见秦明月已经起身,惊讶问道:“公子片刻之前尚不能下榻,怎么现在……”

“说来确实奇怪,方才躺着休息了一会儿,身子忽然就感觉气血通畅了,所以我就下地来走走。”秦明月有些尴尬。

“如此甚好!呵呵呵,这是小女心珏。”谢循满脸欣慰。

“阿爹,你猜我今日寻到何物?”谢心珏左手背于身后,右手轻拽谢循衣角,撒娇道。

从秦明月的角度能清楚的看到,这小姑娘左手握着一把青绿色的蕨类植物。

“阿爹可猜不出你这小丫头的心思。”

谢循看着那双满是泥泞的小小脚丫,皱眉道:“都说让你别学僚人光脚走路,你怎么不听阿爹的话?”

谢循转向秦明月,脸上表情有些尴尬:“小女自小便在这僚地长大,倒教秦公子见笑了。”

“老丈过谦了,我觉得阿玉很好……很好!”秦明月微笑着说。

“阿玉可是你能叫的?这是我的乳名,你这人怎可如此轻浮?”谢心珏瞪了秦明月一眼,生气地道。

“哎——阿玉!不得无礼,秦公子并非中原人士,他自海外异域归来,风土人情实是迥异于中原的。”谢循急忙解释。

“哦……那好吧,这次我就原谅你了,你叫我阿妹好了。”谢心珏美目流转,狡黠一笑道。

“你……臭丫头,实在无礼之至,怎可如此戏弄秦公子?这僚地看来是不能再呆下去了!”谢循严厉斥责道。

“呃……无妨,阿妹……阿哥这厢给你施礼了。”秦明月觉得这小姑娘很有意思。

“你……你这坏人!阿爹!——这人轻薄我!”谢心珏眼看便要哭出声来。

“在下可没有……阿妹——不不——姑娘,在下唐突了。”秦明月尴尬地耸了耸肩,一脸无辜,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眼前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了。

“秦公子不必理会这疯丫头,想必是僚地呆得太久了,这丫头太也不知礼数,你年长她,便唤她阿玉即可。”

谢循毫不理会小姑娘的撒娇,肃容对谢心珏道:“再过几年你便要行笄礼,如此不知礼数,将来回到建康,阿爹要如何寻个好人家将你嫁出去?”

“阿爹!——”谢心珏摇着谢循的手臂,跺了跺脚,飞快地跑进了隔壁的房间。

秦明月尴尬地咳嗽了两声:“明月不懂中原礼仪,阿玉生我的气也是应该的,晚辈确实唐突了。”

“哎——无妨!小小姑娘跟着僚人学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如今越来越不像话,秦公子不必放在心上。”谢循满不在乎。

“对了,公子昏迷了两天尚未进食,不如过来一起用餐,老朽家贫,倒是没什么好的吃食可以招待公子。”

这会儿肚子里确实饿的慌,秦明月感激地道:“多谢老丈!”

跟随谢循来到隔壁房内,雨天里屋内光线不足,虽然昏暗,但仍可感觉到房内非常干净整洁。

“玉儿,快去为客人盛碗米饭来,秦公子,请上座!”

“晚辈不敢,老丈请上座!”

“山居野地,也没什么好招待的,秦公子不必客气,呵呵呵。”

谢循礼貌过后,在几案上首盘膝坐下。

秦明月这才依样入席,几碗绿色菜肴正冒着热气,秦明月饥肠辘辘,肚子发出“咕!”的一声。

恰在此时,谢心珏端着米饭来到案旁。

“扑哧!”她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秦明月尴尬的挠了挠头。

谢循瞪了谢心珏一眼,小姑娘忍着笑意,将饭碗双手递给秦明月,一本正经地说道:“客人请用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