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娘子》29.第二十八章 挑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空又飘起了雪,陶氏起的很早,一阵忙碌过后,院子里的树梢上已经铺就了一层银白。

今个儿米铺的镖队压货去徽州府的酒铺,城南的铺面很早就开了门,陶氏吩咐伙计们将上好的大米搬上马车。

“二当家,外面还下着雪,要不要缓一缓再上路?”伙计抬头看了看天色,回头对陶氏问道。

陶氏摇摇头,说道:“这雪不算大,我瞧着待会儿会放晴,我们慢点赶路就是。”

与周家大当家谈好的三日内交货,原本计划昨个儿下午就出发,临时有事耽搁了,所以今早必须启程,否者不能按时交货。

米铺能做到今天的规模,是因为一直以来都以信誉为先。

陶氏整理好账本,递给伙计,准备动身,抬头就看到米铺对面站着一抹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那人打着一把青绿色山水纹样的纸伞,穿着一件竹青云纹长袍,就那般站在对面的街上,一双深邃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她。

虽然多年未见,陶氏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何蔚礼,还是当年那般温润儒雅,似乎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物是人非,变的只是人的心境罢了。

陶氏没有理会,吩咐伙计按时启程。

大街上的行人很少,雪落在地面化成了水,冷冷清清的。

站在对面街上的何蔚礼似乎动了一下,大概是有些犹豫吧,陶氏虽然忙着查验货物,但眼角的余光却是看的很清楚,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对她心有芥蒂。

陶氏心沉止水。

有些东西已经放手就不该有任何留恋。

陶氏摆了摆手,镖队整装待发,这时对面的那人终于是迈开步子走了过来。

“我想和你谈谈。”何蔚礼说道。

陶氏回过身,抬头望着他。

“你和我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陶氏微微皱起了眉。

何蔚礼沉下声音说道:“是采薇的婚事。”

......

年节前夕,各家都张灯结彩热闹起来。何家三房的老太太巩氏和大太太金氏上门拜访。

大房老太太靳氏嗤笑道:“这回那俩婆媳又稍了什么过来?”

大太太叶氏还在为大老爷纳妾的事闷闷不乐,三太太庚氏忙着在靳氏跟前露脸。

“还不就是些萝卜青菜鸡蛋,方才下人来禀话,说是这次赶了好几辆马车运货过来,这会儿厨房里的婆子正在打理呢。”

靳氏听后笑了起来,“都是些无知的妇孺。”

庚氏颇为认同,这三房的人每次一来,大筐小筐的,她看着都寒碜。

靳氏摆摆手道:“罢了,既然她们愿意送,我们就收下便是,不要拂了人家的一片心意。”

庚氏点点头应了声是。

姚姨娘这时笑着开口:“母亲,这是银点翠八仙呈祥抹额,吴姨娘绣来送给您的。”

赵妈妈伸手接过拿给靳氏瞧,靳氏眼中露出一抹惊喜。

“绣工不错,难为她一片孝心。”

吴姨娘便是大房大老爷何见远刚纳的妾氏,从前胭脂楼的头牌。

姚姨娘笑道:“难得母亲喜欢,吴姨娘自知身份低微,来祥和堂怕污了母亲的眼,就托我将这抹额带来,还说......不要说是她绣的,她不邀功,只希望母亲能喜欢她的这般手艺,以后才有机会尽孝道。”

靳氏闻言心里颇为舒服,合着笑成了一条缝,“吴姨娘也是不容易,明个儿就让她来请安吧。”

叶氏还没从大老爷纳妾的事中缓过神来,听了这话,更是火大,一双眼快要将姚姨娘瞪出个窟窿。

姚姨娘神情自若,朝着老夫人拂了拂身,应了声是。

邓姨娘在心里冷哼一声,瞧瞧这奉承谄媚的模样,像是老夫人肚子里的一条虫。邓姨娘嗤之以鼻,却不说话在一旁看热闹,姚姨娘借着吴姨娘打压大太太叶氏,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时下人领着三房的巩老太太和儿媳金氏走了进来,靳氏笑着起身相迎,互相见礼。

落座后,丫鬟端上水晶芙蓉糕。

“三弟妹大老远过来一趟不容易,还送这么多东西来,我这个老婆子脸皮再厚,也该难为情了。”老夫人靳氏笑着说道。

巩老太太道:“乡下也没什么好东西,老嫂子不要嫌弃才是。”

“三弟妹说笑了。”靳氏说道,”你能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邓姨娘这时笑着对金氏道:“你家欢哥儿学识有佳,黄先生时常夸赞,你真是好福气。”

金氏心里清楚邓姨娘因为上次蛐蛐的事必定是记恨上了她,忙道:“二伯兄看重云哥儿,欢哥儿哪里比得上,不过是个乡下小子罢了。”

邓姨娘笑笑,没再说话。

“还有酬哥儿的事......”巩老太太看向靳氏道。

靳氏面上露出迟疑之色,“不是我不想帮衬,的确是酬哥儿有错在先,先生让他回去好好反省,我也没有法子。”

巩老太太闻言语气有些焦急,“那该如何是好?”

靳氏道:“先生不收,我确实没有法子,不过我可以豁出这张老脸帮你说说情,先生看在蔚礼的面,应该不会计较太多,你再等等,或许年后先生就松了口。”

巩老太太明知靳氏是在搪塞自己,却毫无门径可寻,心中颇为气恼。

之后老夫人靳氏与巩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客套话,却始终没有留下她们婆媳吃饭的意思,巩老太太和金氏便起身告辞。

从祥和堂出来,金氏道:“母亲,看来大房不愿帮这个忙了。”

巩老太太冷哼道:“当初大房有难的时候,来求我们三房,是我们三房不计前嫌拿出仅有的钱财出来帮衬,如今大房愈发好了,就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若不是我们三房,他们大房能有今天?都是些忘恩负义的东西!”

金氏想起从前的事也是愤愤不平,“祖母心善,却不知大房的这些人都是白眼狼,当初二伯兄赴考时,是祖母拿出全部的首饰帮衬,可惜二伯兄高中,祖母就操劳过世了,若是祖母还在,哪有大房的心高气傲,大房不过是欺负我们三房没人罢了。”

巩老太太越想心越凉,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帮这个忙,或许三房的日子还要好过一些,如今也不用看人脸色。

“那几个乡下人又来了?”这时有人声传了过来。

“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想来就来,以为老夫人会稀罕他们送的那几车东西?”

“你瞧没瞧,那金太太穿的衣裳还没我们这种丫鬟穿的料子好。”

“可不是,欢少爷温和有礼,才学有佳,却是生在三房,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人,真是可惜。”

“混账东西!”听着这两个丫头嚼舌根,说三房的不是,金氏气急,冲上前就给了那丫鬟一巴掌,那丫鬟脸上顿时起了一片红印。

“你说谁上不得台面?谁可惜了?”金氏气的满脸胀红,声音尖利地吼道。

那丫鬟捂着自己的脸,眼睛死死瞪着金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金氏骂道:“你个死丫头看什么看!一个下人,你算什么东西,主家人的事也是你能私下议论的?”

那丫鬟瞪着金氏,忽然冷笑道:“那你又算是什么东西!这里是大房,你一个乡下人,还以为自己是金贵之躯?吃穿用度还不如我们这些下人,说出去只会丢了何家人的脸面!你凭什么在大房这里撒野耍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