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19回到故乡》第四章 遥望白家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忙的日子里,白建章规律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天色还或明或暗时就已经起床了,这个时候人的胃口一般都不会太好,可是他必须强迫自己吞下大量的食物来储存能量,然后去到田里接受劳动的洗礼;中午回到家中休息,经常性的睡过头,没有做午饭的精力,经常拿干粮来充饥;晚上再次回到家中,冲刷掉满身的泥土和汗水之后,他必须准备好两顿饭——当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

他学会了村里妇女们的手艺,把蒸好的馒头切开烤制成干馍馍片,随身带到田里,用来充饥。

刚回到农村时,他非常怀念城里的自来水龙头,等到蓄水窖落成后,他又可以肆无忌惮的浪费水资源时,他也学会了村里男人们的恶习。

不洗手便拿起冷冰冰的馒头啃,从水缸里舀起一瓢凉水一饮而尽,把带泥土的脚蹄子塞进被窝里,衣服也没有以前洗的勤快了……

他在心里自我安慰:把生活质量降到最低,这样也不会死人的,习惯就好了!所谓习惯,就是习以为常。

白建章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况被建文发现了,他经常把他拉去自己家里吃饭。建文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蹭吃蹭喝的次数多了,白建章便开始推三阻四了。后来,就算建文强拉也没有用了,他不想让他们家里人唠叨建文。

为了让这位头脑发热,回乡劳动的本家兄弟,在农忙的时候有个方便蹭饭的地方。建文和妻子云华商量着与爹妈分开过,省得听他们唠叨。反正自己也成家立室了,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生活上也能自理。

云华是个比较开明的女人,家里边大事小情一般都依着建文。她也知道,白建章不是那种甘于种一辈子地的人,他也不希望建文一辈子弯下腰种地,世道在变化,他相信建文可以跟着白建章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建文两口子煞费苦心,可白建章还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云华跑来跟他商量:让他承担家里一些微不足道的柴米油盐费用,算是搭伙儿的饭钱,等过了农忙期,他在自己开火。她这样说,好让他吃的心安理得。

对于这番苦心,白建章极为感动,他也不是不知回报的人。

平日里,他对建文的一双儿女——晓峰和晓华非常关心。教他们读书、辅导他们功课、给他们买最爱的零食,每当孩子们需要交学费时,云华总是发愁家里没钱,这个时候白建章便会慷慨解囊。

在这个生活如此艰难的山村里,这对同甘共苦的兄弟很令人羡慕。

白建章拥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医,他也是附近几个村子里唯一的医生。他在村子里过的是一种亦农亦医的生活。有时候会有一些人驱车五六十公里来白义村向他求医,用村里人的话说:人家祖上的牌子就硬!

年纪轻轻的白建章拥有高明的医术,这得益于他的祖上。

他姥爷家祖上是中医世家,祖上五代人有近两百年的行医历史。他的姥爷和妈妈也都是中医,他从小就被这两个人灌输中医知识,教他认识上百种药材,记祖传药方,学习把脉和针灸等等。像一些《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一类著名的古医学经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阅读了。

他姥爷把大量的祖传偏方和自己毕生的心得都留给了他,因为他姥爷就他妈妈一个女儿,而他又是妈妈的独生子。所以从小到大,无论他是否愿意,他都必须把祖传的中医精髓给掌握了,然后源远流长。

回到这个祖上人居住、行医上百年的古村庄,白建章觉得这种代代传承的使命感,似乎更加强烈了。他爬上了村子对面山上的一处高地,坐下来远远的望着这个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

在村子的正中央,白义村最为平坦,最为开阔的地方,有一大片古建筑群。那里曾经是他姥爷家祖上的房产。半个世纪以前,那里拥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白家堡,他的妈妈就出生在当中的某一间房子里。

遥望白家堡,白建章不禁回想起小时候,他姥爷讲过的家传医学发展史。

祖上的第一代人,最初是城里大户人家药房的活计,跟着一位坐堂的老中医学到了医术,回到白义村开始行医。从第二代人开始,在全国盛产药材的地方四处游历,寻找名贵药材,做起了贩卖药材的生意。第三代人和第四代人在传承祖业的同时,开始精研医学,四处与名医交流切磋,他现在拥有的大量医学偏方,大部分都是这两代人毕生的心血。第五代人便是他的姥爷。

社会主义公有制时期,白家堡也变成了村集体的驻地,姥爷和一家老小都迁到了现在的院子里。

他姥爷一生潜心研究医学,把祖上的医学精华,整理汇编成册,编写了很多医书。祖传的医学造诣也就在他的手上被发扬光大。当时政府卫生部门极为重视他姥爷的医学成果,他受到了重用,受命创建家乡临州市的中医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他的门生故吏遍布三六省各家大型医院,现任临州市中医院院长的徐世军也是他姥爷的得意门生。

此时天色已晚,白建章结束了这些回想,迈着沉甸甸的步伐往家走去。

路过白家堡,院墙也早已被拆除了,这些房屋年久失修,与村里新盖的砖房相比,显得过于陈旧。这里现在是村集体的财产,村委大院和白义村小学都设在这里,村里人还在这里设了白氏祠堂,在最外围的几间房屋里,寄住着几户孤寡老人。

白建章驻足望了望祖宅,然后继续往家中走去。

回到现在的院子里,在东边的一间房屋内设有小祠堂。祠堂里正对着门口的墙壁上,挂着家谱,家谱前摆放着供台和祭祀用品。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人会在这里祭奠先祖们。

白建章走近祠堂内,抬头望着家谱上的那些名字。虽然他不曾见过这些祖先们,可他的身上流传着他们毕生的心血,他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家族传承的荣耀感。

他点上了香烛,祭拜了先祖们。然后取来毛笔,把姥爷的名字填了上去,在姥爷名字的旁边打了一个括号,写上了妈妈的名字。离乡多年,这是他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