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零摄氏度》第六章:校本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明华和曹园母女俩手牵手出家门,她今天穿着曹园网购的衣服。曹园买错了尺码,又懒得退,统统扔给她了。曹园身高168厘米,她的身高162厘米,曹园买错尺码的衣服,她正好穿。

曹明华感觉已经到了她这个年龄——五十知天命,即使穿衣服不合适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又不是电影明星,又不年轻了,穿什么只要她喜欢就足够了,至于别人的想法,对不起,那跟她没有关系。

曹园刚回国时,带回来的polo鞋子她非常喜欢,可是那双鞋曹园嫌弃是白色鞋底,刷不干净想扔了,说“这鞋价格不贵,我再从国外给你买一双好了”。可是她就想穿那双鞋,母女俩为此还一两天没说话。最后还是曹园让步,“不管你了,随便你怎么穿。”

曹明华感觉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性格是越来越固执,没有了年轻时的容忍退让,对于她不喜欢的事,几乎到了零容忍的地步,有时她怀疑她是不是得了偏执狂?

母女俩手拉着手慢悠悠的走路,熙熙攘攘的街道汽车比行人多,汽车的喇叭声音比说话的人声吵杂。公交车站站满了等候公交的人们,拥挤不堪的城市道路,公共出行工具要比开私家车实惠且方便。

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让人熟视无睹,曹园自回国后一直不太喜欢骑自行车,对于共享单车她是看都不看。她嫌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太危险,骑车时总是担心会被碰到,这种感觉让她骑车会很紧张,她认为这种紧张是精神压力,宁可走路也不骑车。

平时话多的曹园,一句话也没有,曹明华无话找话的说:“我看别人买的t恤都是胖胖大大的,我在网上去年买的都是紧身的,我今年不想穿了。”

“他们那种的都是男款的,就像你现在穿的这个。”

曹明华低头看看她穿的衣服,这是前几天曹园买的t恤,肩头有几朵大花,她就是看到这大花才穿的。

“这是男式的吗?我还以为是女式的。那你再照着这个款式再给我买几个吧,我也要再大一码。”

“只有男式的才会这样大大胖胖呀。”

“那那些穿的大大胖胖衣服的女孩,都是买的男式的啊,怪不得我怎么搜都找不到。”

曹园呵呵笑起来,搂抱住曹明华的左胳膊,边走边说:“你那淘宝群里的大妈们,都和你一样都喜欢小香风,当然没注意小女孩们穿什么了。”

“小香风就是好看嘛,不过偶尔买点你这种宽松款也不错,你买的这个牌子叫什么?”

“zara。”

“哎呀,你知道我没文化还跟我英语,你回头打好字发我手机里。”

曹园无奈的说:“知道了知道了,哎,真拿你没办法。”

曹园拉开肯德基餐厅的门,“你要吃什么?我给你点。”

“我要蛋花粥和薯棒,薯棒要三个。”

曹园去点餐,曹明华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餐厅里的就餐的人不多,几乎都是学生模样的人。她扭头看窗外行路匆匆的人群,大家都在忙碌的生活。她也忙碌了四十年,从来没有能够坐下来好好享受生活。

她看芒果台的娱乐节目,一直很想去象岛度假。是度假不是旅游,她不要那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旅游,她想去象岛安安静静的住上十天半个月,什么也不做,只是每天看看大海,每天吃吃喝喝。曹明华明白这是她想要的诗和远方,她已经把这两样给了曹园,所以也没什么遗憾她是不是能够达成所愿。

曹园端着托盘过来,母女俩分别取自己喜欢的早餐。曹明华喜欢吃薯棒,尽管知道这是油炸高热量的食物,可是她喜欢,她不认为有什么不能吃的,她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吃成这样胖的,曹园也是她填鸭式的喂,才长这么高的。不然以王宏伟164的身高,曹园怎么可能长到168?这是她最自豪的事,曹园能长这么高,完全是她的功劳。

母女俩默不作声的吃东西,曹园不满这种低气压,打破沉默说:“你也别担心了,就算是学校不让开了,你去新校区开好了,我看新校区食堂旁边也有好多店铺。”

曹明华只不过是陪着曹园去一趟学校,此时压力更大的应该是曹园,遂宽慰道:“等等看情况再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不想那么远。我现在已经都学会了今天不想明天的事,上午不想下午的事,事情还没有发生想那么干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都活到了五十岁,还有什么能过不去的呢?”

“嗯,我们一会先去后勤处吧,我感觉去研究生院和我们学院没用,最后决定的还是后勤处。其他都是只能电话问问结果,反应反应情况,不起决定性作用。”

“行,去哪里都行。”

曹园学校后勤处在主校区,校门口到后勤处需要走半个小时。母女俩看看时间差不多,起身手拉手去后勤处。曹明华很喜欢曹园对她的依恋,母女俩的关系早在多年前已经转换,是她离不开曹园,而不是孩子需要她。

曹园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到了脱离父母独立的时候,正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帮孩子扎上翅膀,让她能够飞出去翱翔。曹明华也为曹园扎上了翅膀,学历就是她为曹园准备的资本,曹园可以拿着这本本,走遍天涯海角都不怕。

校本部的大门是向北开的,不是常见的坐北向南。曹明华母女刚来上海的时候,住在校本部,她经常因为大门的方向问题,把东西南北方向搞错。

校本部的门岗例行公事检查证件,现在门岗都是保安公司的人。曹园晃晃一卡通,母女俩迈步进校园。曹明华跟着曹园在大学里生活工作了七年,有时候她自嘲这是不是错觉?她这种没有考上大学的人,竟然也在大学校园里待了七年,是不是做梦?

曹明华也曾经通过成人高考,上了一年半的电大。并且她上电大的时候,电大还给没有工作的毕业生联系工作。她那一届的同学,毕业后大部分去了梁城电冰箱厂工作。

校本部环境很优美,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学校曾一度对外开放,游人和周边居民随意出入。但是这种开放为学校带来了很多隐患,特别是校园里没有单独院墙的女生楼,发生多起不愉快的摩擦事件。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的抗议下,学校封闭了与居民区密切相连的西门。近两年的时间,学校才再度开放西门,但是西门是刷卡进门,其他校门是门岗保安检查证件。

每个城市的大学,几乎都是适合休闲散步的天然氧吧,校本部也是如此。校园内主干道上空的阳光,被道路两旁密密麻麻茂密的树冠遮挡。又因为是老校区,校园内道路都不是很宽,不长的主干道也仅仅是两辆车并行的宽度,人行道更是阳光照射不到,特别适合走路。

曹明华不认识树木,也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树,不过好像校本部树的品种又特别多,每个树木上面都挂有此树的身份证。她曾闲暇时无聊的专门求证过,确实都是只有相邻的几棵树才是同一品种,三五步远的地方树木品种俱不相同,达到了三步一景,五步成诗,十步入画,百步不胜在人间的意境。

校本部不仅有树,还有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道,环绕校园。曹明华母女刚来上海时,租住的房屋是校本部校园里唯一的家属楼。曹园上课,她一人在家无聊,曾试图找过小河从哪里来又去哪里?俱以失败告终。小河的两头都在建筑里,她可没有透视的本事,不能隔着建筑看内景。

母女俩在校本部居住了两年时间,不能说是噩梦也差不多,遭遇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曹明华摇摇脑袋,让她不去想那两年的时光,她特别不喜欢来校本部,就是因为这两年太痛苦了。

八点多,校园里的人不多,也很安静,学生都在上课。从校门口到后勤处这一段路特别耐走。平日无事散步边走边看风景,不感觉路远,此时是办事,走路走的人一头火。南方的五月天气,雨水多气温不是很高,母女俩还是走的满头大汗衣服湿透。

后勤处在学校中间位置的两处破旧的办公楼里办公,这里之前是校区扩张时吞并的一处街道小厂,以旧做旧随学校大环境的风格,把此处两栋楼刷成灰色。曹明华一直不喜欢这种建筑风格,这种冷色给人压抑的感觉,她喜欢明亮色彩的搭配,让人看着温暖。

曹园站住,“妈,你在这里等我,我去问问处办在哪里?”

“嗯,乖,别发火,有什么事慢慢说,发火不解决问题。他们高看你,肯定会好好听你说的。”

“我知道了。”

曹园转身昂头挺胸抬腿冲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去,曹明华握紧拳头给女儿打气。她懊恼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孩子推到前面冲锋陷阵。这原本是她最痛恨的事,曹妈之前都是以这种方式,把她推到前面冲锋陷阵。她在认清曹妈真实面孔后,想起她做的那些,被曹妈卖了还帮她数钱的事情,都是后悔懊恼的咬牙切齿。

曹明华焦灼不安的来回走动,更加的感觉天气热,她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坐到路边的台阶上。后勤处在学校中间位置,这里都是不太重要的学校部门,没有学生宿舍和教室。除了在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和来办事的人,几乎没什么人来这片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