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撄宁传》撄宁神话考1·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睡得好好的,被留无邪一通永远不合时宜的电话给催醒。

早以为自己摸着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边,可实际上我还是经常被生活弄得灰头土脸,沮丧莫名。

所以除了读书之外,留无邪在电话里又给我讲了近两小时天空海阔不知所谓的话。

其实此时我一直就缩在家里书房的沙发上。(我花了整一天才把这贵妃位弄进来,还蹭破老大一块,我娘知道会把我咒死的。)

此外,我今天还犯了两个错误,一不该接通电话后说:有事说事,无事烧纸。正外头做保健呢。二不该睡前闲得无聊时给他充话费,这不勾得他打来么?

所以,我在相距不到六米的地方,装得真像正做什么坏事似的压着声音跟他说了两小时闲话。

现在,天黑压压的,飘窗上有方便一样的雨声,而我面前的电脑屏也一片漆黑,光有一红一绿两灯像交通信号一般闪个不歇。

电脑已经很烫了,嗡嗡闷响。我赶快把盖的毯子从它上面掀掉,又把它扔进厕所关好。

我早已知道,辐射、地沟、奶粉、粮食和蔬菜、毒草、恶毒揣测、尔虞我诈之类杀不死我,但这家伙炸了可真不好说。

如上所述,环境和际遇依然没有一样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我心情却莫名比睡前好转许多。

我想兴许虽然我话语透着老大不乐意,其实早存了要留无邪勾搭我一下的心思。而现在可以肯定地是,留无邪又一次用实际向我证明,天地之间,诚意还是比表达能力重要。

不过,大雨中的零点过一分,醒来煲过电话的我,却再也睡不着了,真让我心忧谓我何愁呀。

鉴于最近对《撄宁传》女人和狗几章小有触动,感觉它有一些变好的迹象。又为满足自己的应诺、解疚与报答情绪,我决定在美好的b012年周六早晨,写写被搁置的《撄宁神话考》。

1、

据留无邪的资料,开头应该这么写:

讲神话,首先肯定是讲故事。

这个故事,是与新事对应的那个“故之故事”,比“新之故事”包容更多,因为有些故事好听,有些故事却故事性不强。

我只能说,狗屁。你是德雷社的么?一开始就玩文字游戏,把人绕晕了。

照我想,反正这神话考也是为《撄宁传》当群众演员的,不妨干得更光棍一些。(广告植入之牵强,让自己也汗颜。)

2、

其实,用神话来给小说当背景,还是有讲究的。

因为,一般是“大话”“小说”,“话”类明显高上一层次,适合当底座。

黄先生曾说过,受“孔孟程朱”长期熏陶,小说在本国一直是不入流的东西,地位远逊于诗赋。架不住往后交流中发现,其他国家重视呀,而小说实用性接受度也确实强于其他文体,才慢慢好转。可现在又开始把现代诗歌之流批得一无是处,真是因果循环,咳……

3、

不过现在,小说主流是主流,却仍背着它几千年来琐屑的标签。

最早说小说的是《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干县令”有很拽的感觉,都差不多让我要忍住解释的冲动了。好吧,有兴趣自己查。

反正,庄子说,小说就是个用来“干县令”的东西,离“大达大雅”的东西,差得远呢。

关于小说的其它描述,算迅哥儿的影响最大,我估计他也并不带褒贬,说得比较中肯。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这个就好懂了,你出门随便听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回家一写,便是小说。中二可以写,哪位买完菜跳完广场舞的也可以写,蒲先生写不出了还可以煮些茶引着别人来多说些什么给他写。

现在也没必要拔高小说,至不过多少给它留点体面罢了。

4、

神话就不同了。

迅哥儿说的是: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联系其他定义,有三点是肯定的,一个神话是“初民”所创,二个它开始传播是靠口口相传(还没文字呢),三个神话说的都是人力所不能及之事。

有些不同的是,有些人不认为神话那些事是“初民”见“天地异象人所不能”,自行脑补出来的。而笃定有神,是神告诉“初民”的,或“初民”亲眼所见的。

这个区别看似紧要,其实再仔细想想,没多大关系。这事儿都过去多久了呀,你知道了就该心里美得不得了,反去纠结,又去“笑我痴笑我傻”的找不自在是干嘛呢?

然后从中可以推出些什么就是:比如说女娲神话,第一个讲的“初民”应该比较灵智,表达能力不错,生活在女娲时代又或隔得不久。按另一种说法,干脆“他”就是女娲造的那一批。

后来的情况易于得知,神话被口口相传很久之后,出现了文字,便开始被记载。其中难免会有遗漏,更有灵智之辈骚性大发进行润色加工,或别有居心进行删增改修。神话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这么说起来,让完美主义者难免有遗憾的感觉。不过又可以持经验论来宽解一二:居心不正或年代较近的改动,总容易让人看出端倪,而一般人们习惯留下并接受的,就是最古老最接近真相的版本。

其他的嘛,什么神话咯,说说而已。

5、

留无邪说,第一个要讲的神话是:夸父追日。

据我所知,这个算得上最出名的一个神话。

因为它被袁先生改写成了白话,又被另一些人稍改了下,选进了我们这里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里。

其实夸父追日这神话,确实也称得上言之凿凿的一个。

夸父在《山海经》里便出现了四回,分别是《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中山经》,追日之事也在《列子·汤问》明确于以记载。

说法都相同吗?你说呢……当然要同不同啦。

不过因为讲神话,以后总还要提方才的两本书,先讲讲这个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