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家日月》第三七七章 老马的野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马富贵的厂业,后边诸多商贾乡绅都眼馋。

早在龙虎将军刚荣任乐亭操守的时候,他就响应吏书司的号召,毅然投资建设了砖头场。

由于近几年随着龙虎将军的地盘越来越大,这内需愈加强劲,老马的砖厂的规模是扩大再扩大。

不要看每块砖头的利润不值一提,但是扛不住量大,这老马光就砖厂的每年收入就让其他人看了都要眼馋。

据其他人的揣测,光就这些砖头,每年尽可为老马带来近千两银子的收入。这是老马能步步紧跟吏书司政策而崛起发家的根本。

要知道,就算是如今开平地区那些富裕的自由军户,一年收入也就五六十两银子,换个说法就是,老马一年干的能抵别人干二十年。

有了这新的资本,一般商人、地主的心态是见好就收,或许就守着这点厂业养老了。

然而,老马却是有冒险的精神。他完全是以老本博未来,不论吏书司什么号召下来,他总是不吝投入老底去博新的未来。

在有些商人还在踟蹰,还在拿捏其中的风险,还在从事着货物南来北往的低等物流来赚取差价的时候,老马可谓是一步先步步先,他不仅在从事自己投资的产业里笑傲群雄,而且凡是他投资生产的物什也打垮了一大批竞争对手。

原因很简单,就好比眼下这里的铁器厂。

都说买不如造,这自己制造物什,先天的本钱就要比买来要便宜。何况其他商人从外地还要迢迢的运输进来?这物流环节又是那些走商的成本之一。

所以,在整个永平府,老马的铁器厂产品一直是产不供销,属于紧着发条开工的那种。

如今永平府的铁器市场,老马一个人就独占三分,剩下他吞咽不下的,才有其他商贾瓜分的份。

在满脸红光的老马引领下,于望参观了这座小型工厂。

其实就两年前,这铁器厂的原址上还是一片荒凉,四五平方里的黄褐土地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子、土块,间杂着浅浅的草丛,一簇簇的在这里艰难的生长着。

这里缺水,土地干燥,田地早已经荒废,村庄已经倾颓,附近看不见人烟,一有个大风天,就换来了沙尘低低的在半空盘旋。

对于百姓平时生活也好,想耕作也罢,这一片土地毫无价值。

但就在一年前的冬天,一条水泥路从乐亭连通过来,一座座简陋的房屋出现在这里,伴随着成百上千的民工,附近不远一个吏书司官办水泥厂的水泥窑首先拔地而起,紧接着便是一条条纵横八达的水渠建立起来。

有了水源后,除了首先建立的水泥厂,紧接的就是老马的铁件厂。

在一年后的今天,旧日路边那些简陋的窝棚变成了一栋整齐的两层红砖建筑。

这种红砖建筑简直大违汉家百姓的审美观,只见整体建筑是个长长方方的盒子。那高高的墙面上又是镶嵌着一排排,一扇扇的窗户,乍一看,就仿佛一个巨大的蜂巢。

而这个蜂巢也是前所未见的古怪,大伙儿能清晰的看到这建筑后边还不停的吐出火烟气。

除了这个主体“作坊”楼,这铁器厂场又有一圈的围墙圈好了楼外的一大片的土地,除了宽敞平整的水泥场地,一座配套的小型铁炉矗立在场边。

就在于望一群人进入工厂参观的时候,大伙瞪大眼睛的看着几辆满载着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木车从作坊楼铺设的木制双轨路驶出拉到仓库,然后另一条轨路有运输工人推着带着更多的原材料沿着炼铁炉回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小型的铁器厂就仿佛一只怪兽,不断吞下矿石、生铁、煤炭等原材料,再推出市面上一直紧俏的铁器品。

虽然很多商贾表示对那了然无趣的,死气沉沉的、完全没有任何美意的“方块作坊”表示不屑。

然而,他们欲要观摩的心思却是热切的。

在老马作为前导,于望为首,后边人赶紧的蜂拥跟上,很快的人们便进入了那宽敞的厂房。

在老马的解释下,原来这里是铁件厂配套的冶炼车间。只见车间里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那些在工作的工人们都纷纷专注着自己的工作,甚至对外面来了一大堆人都是目不斜视的。

只见那一块块生铁锭在这里被重新送进小炉膛,加热熔融后,冶炼工将之取出后,又由锻工操作着沉重的大锤,反复捶打着铁块。

大锤被工人高高举起,又猛地砸下。只见火红的铁花飞溅,只有身穿厚皮罩裙,手戴厚手套的锻工才能无视。

大锤的敲击声宛如骤雨,这个车间里,五六个大铁锤此起彼伏,一个个铁器粗坯就在这一次次的锻打中逐渐成型。

在嘈杂声中,老马大声对于望道:“咱这个铁器厂,因为人力有局限性,所以这产能紧赶慢赶的都提不上来。不过听说了咱物功司的刘长乐司长已经完善了过去军用兵器厂的大型锻锤,已经使用了水力锻造。还听说吏书司将会把这项技术开放到民间,咱老马觉得···。”

听着老马的介绍,旁边的商人们脸都绿了。

原来,老马的铁器厂如今的产量可谓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的商品因为是“良心”作品,不仅质量可靠,而且价格相对也便宜,所以他的货物销路不止是局隅于永平一地,这名声已经是慢慢的传闻到了顺天府一带。

听说如今,已经有外来的商人愿意加价购买他的铁器去外销的。

由此一来,在他知道了物功司开放水力锻造民间铁器的技术后,他决定,不惜那个什么“专利费”,也要重新投资一座大型铁器厂。

而且这个铁器厂再也不是现在这小打小闹的情景。首先,厂址选地就是滦河边,因为那里有着充沛的水源。其次,他要建造一个高达1.7丈~1.8丈的炼铁炉,力图炼铁日产2000斤。

炼铁日产两千斤?那铁器铸造还要用水力锻造?这是什么概念?他老马究竟一个月中想要打造出多少铁器?

仅仅是大伙眼前的这一座小小的冶炼车间,每一次那锻工的大锤重击,对旁人来说,就是一枚枚叮当响的钱币入袋。

虽然谁都希望自己“钱多多”,但这老马的心也忒狠了!还给不给别人活路呢?

话是如此说,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内心表示了对老马的另一股钦佩之情。

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的大型工厂,由于建造的成本太高,不是一般人能投资的。难道说,这个老马又要拿全部的身家来一博吗?

听说这个老马和汉家军的高层将领私交甚好,尤其是那大将王力。

据说,王力最喜欢的口头禅就是:“人不狠,站不稳!”

他娘的,这个老马,够狠!

但老马的心思谁都不知道。他一向有自知之明,在往年平庸时,他算个/屁?哪有如今跺跺脚,开平商界地面就晃三晃的风光和威风?

等到偶然那次,他落入龙虎将军的法眼后,随着自己紧跟吏书司给予的一些指导和优惠政策,尤其是在挣到了第一桶金的时候,他简直有种要“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激情怀。

从目前来说,他把自己所有的身家都赌在了吏书司的政策下,结果也表明,自己选对了投资方向,紧跟龙虎将军的指引方向,这就是他一路发家的秘诀。

在他看来,龙虎将军的一些核心精神简直是太对了,是个人就要有“野心”。至于成败也没必要太放在心上,人生短短几十载,不拼,哪能对得起自己?

在平常和肖先生交流时,老马经常能听到汉家军的最大使命就是打造一个前所未见的强盛的“华夏帝国”。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以前自己是湮没凡间红尘一俗份子也就罢了。如今的自己,可是开平中屯卫的商业第一人!那么,自己有时候何尝又没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私心理:紧跟大将军的步伐,就打造出一个“马氏商业帝国”又如何?

每当这个念头浮起在心头,老马就不由自主的兴奋和战栗,所以,任何时候,他都会比任何人敢拼!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投资失败了,老马的心语是:“了不起重伤,想死哪有这么容易?”

如此,···就算失败,也就当自己报了早年龙虎将军对自己的恩遇之情了。况且就目前来说,就这样良好的市场反应面前,自己不大举跟进扩产,难道自己真的傻了不成?

说实在的,这几年的顺风顺水其实也造就了老马对龙虎将军的极度迷信心理。

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凡是龙虎将军的话必然就是对的!跟着他老人家指点的方向走,绝对没有错!

但是,天下还有比眼睁睁的看着有钱不能赚到手更加痛苦的事情吗?

就如现在,老马心中就有两个难题摆在自己面前,这正也是他想要和龙虎将军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