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涯山大海战》第四章:内外交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宋方金以前正是大宋军队的一个小头目。因为部队被蒙元军队打散,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落草为寇了。近日,他感觉人手不够,所以才命属下抓些身强体壮的过来充当打手。虽然做了山贼,但宋方金还是一心向着大宋朝廷。曾经肆图与文天祥的部队联系,后来得知他们也被蒙古人消灭了,文天祥也做了蒙古人的阶下囚。这样也就打消了念头,专心致志做起了山贼,神出鬼没的打劫蒙古人的粮草,骚扰蒙古驻军。听了宋方金的大致介绍后,甘霖点了点头表示赞许。甘霖:难得宋头领深明大义,坚持不懈的与元鞑子斗争。现在朝廷有难,需要诸位的配合,一起赶走蒙古人,恢复华夏江山。宋方金从甘霖口中得知了朝廷目前移驾雷州,但遭到了蒙元军队的包围。解除雷州之困不仅需要城里驻军的坚守,而且需要各地义军的勤王。宋方金:做为大宋子民,打击蒙古人,复兴华夏定当义不容辞。只是目前我这里也只有百来号兄弟,不足以对抗强大的蒙古人。宋方金的担忧不无道理,甘霖埋头想了想,似乎找到壮大队伍的方法。甘霖:宋头领如果信任俾将,我愿意与宋头领以朝廷的名义共举抗元大旗。招兵买马,集结队伍。甘霖的建议正是宋方金求之不得的事。他拍了拍打腿,当即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宋方金:一切听从将军安排。

一面战旗终于在山头随风飘扬起来。战旗绣有大宋威武将军等几个醒目的大字。甘霖和宋方金端坐在堂上两侧,威风八面。堂下都是百来号忠诚的兄弟。宋方金:兄弟们,下面请威武将军为大家训话。随着热切的掌声此起彼伏,身披战衣的甘霖干脆站了起来。甘霖: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是偷偷摸摸,小打小闹的山贼。我们是抗元义军,将以大宋朝廷的名义与侵我土地,杀我百姓的元鞑子血战到底。甘霖的话颇有鼓动性,底下的兄弟纷纷举手响应。兄弟们:赶走元鞑子,恢复中华。赶走元鞑子,恢复中华。

听说大宋的将军又回来了,周围地区不愿臣服于蒙元统治而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山贼海盗们纷纷前来投奔。短短的几日,竟然筹集了千余人马,百艘战船。在甘霖的指挥下,部队流动作战,昼伏夜出,不但接二连三的劫了蒙元的粮草,而且多次给予小股蒙元军队出其不易的打击。这样的损失和消耗当然都传进了张弘范的耳朵里。这天,他正在他的统帅府踱着步,思考着如何消灭这股不可小视的抵抗势力。突然,卫兵来报。卫兵:将军,我们抓到了一个残宋的探子。张弘范没有详细询问是城内的还是城外的,而是急切指示卫兵把人带上来。卫兵得令走了下去。随后,在两名全副武装的蒙元士兵的押解下,所谓残宋的探子带了上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宋方金属下的独眼龙。见到了高高在上的张弘范,独眼龙“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一个劲的请求饶命。张弘范斜了他一眼,霸气十足的要求他站起来说话。张弘范:你是哪部分的探子?独眼龙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张弘范的眼睛,独眼龙:我是城外大宋威武将军的属下。在张弘范面前,独眼龙居然没有一点忌讳,把大宋、威武将军之类的字眼都说了出来。张弘范果然生气了,大声的斥责起来。张弘范:什么大宋威武将军,我看,就是一帮流寇吧!独眼龙自知说错了话,哆哆嗦嗦的点起了头。独眼龙:是,是。是一帮流寇。张弘范:说,你过来想打探什么消息。独眼龙沉默了,好像不敢开口说出来。张弘范等得不耐烦了,干脆咆吼起来。张弘范:说,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张弘范声大力沉的话使独眼龙本能的哆嗦了起来。突然,独眼龙又一次跪倒在地。独眼龙:大帅,大帅,小的实在不敢说啊!张弘范南征北战这么些年,也见过一些孬种,但没见过这么孬的。他轻蔑的笑了笑。张弘范:说吧,我不会杀你的。独眼龙连磕了几个响头,然后终于把使命倒了出来。独眼龙:将军派我,不,不,流寇派我打探大帅的统帅府位置。准备趁机,前来,前来偷袭,抓住大帅。说完,独眼龙害怕牵连自己,一个劲的磕头。独眼龙:大帅,大帅,小的纵有千万个胆也不敢对您不敬啊!听了独眼龙的话,张弘范哈哈笑了。张弘范:你们这帮流寇味口倒不小。竟然直接朝本帅而来。我现在问你,你必须老实的告诉我。独眼龙一边磕头一边连连称是。张弘范:你们的窝点在什么地方?独眼龙没有隐瞒,把部队藏身海边的消息一伍一拾的都说了出来。张弘范抽出宝剑,直接指向独眼龙。张弘范:我现在不杀你,但你必须带我们去海边消灭流寇。在利剑的威胁下,独眼龙不敢怠慢,点头应允下来。

张弘范亲自带着数千精兵良将在独眼龙的指引下出发了。翻越了一个山头,走了大约两个时辰,部队顺利的来到了海边。只见百余艘战船整齐的停靠在一边,随着海浪的冲击上下起伏。马上的张弘范抽出宝剑,指示骑兵们下马,徒步冲击,径直朝百余艘战船冲去。一片喊杀之声响砌云天。蒙元士兵们冲上战船,却没有见到丝毫人影,有的只是草木扎成的稻草人摆在那里做样子。张弘范担心中计,正要找独眼龙过来问个清楚,却见独眼龙一个猛子扎入大海中,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张弘范:不好,我们上当了。他当即指示部队快速返城,不要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其实,这一切正是甘霖安排的一场好戏。派独眼龙假装被捕投降赢得信任,把张弘范的精兵良将调出城,然后埋伏在井城的部队发动攻击,拿下井城,以解雷州之困。此时,围攻井城的战斗已经开始。在甘霖的指挥下,宋方金带领士兵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城门,给予守城的蒙元士兵以沉痛打击。宋方金带领士兵们冲到城下,然后战士搭起了人梯,肆图冲上城墙。守城的蒙元士兵因为缺了主帅的统一指挥,一时显得有些忙乱。宋方金和几十号战士凭借人梯冲上了城头,与蒙元士兵短兵相接。刀来剑往,杀得天昏地暗。张弘范带领返城的部队在路上也遭到了埋伏在那里的甘霖所部的攻击,一时间人仰马翻,部队无力前进了。张弘范气恼得拔出宝剑,对准阻拦的宋军战士就是一阵猛砍,他肆图率部杀出一条血路,尽快返回井城。

宋方金带领着十几名战士砍杀了近百名城头的蒙元士兵,并一路杀出城头,杀向了城门口。守城门的蒙元士兵见了杀红了眼的宋方金等人,早已如鸟兽散了。宋方金没有阻拦就来到了城门口,正当他和几名战士准备提起横木,打开城门的时候,一支利剑从身后呼啸而来,射中了宋方金的心脏,宋方金抬起的横木“咣铛”一声又掉了下来。旁边士兵还没扶起宋方金,也被利箭射中。就这样,全部赶到城门准备打开城门迎接部队进入的宋军战士全部被身后的利箭射中,悲壮的倒了下去。城门终于没有被拉开。眼看时间不早了,甘霖估计张弘范也差不多冲出埋伏赶了过来。双方实力悬殊,井城又久攻不下。他不能再等了,指示身边的士兵挥舞大旗,鸣金收兵。

甘霖所部围攻井城失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雷州。陆秀夫一方面惊呀于甘霖的号召力,短短的时间就组建了一支不容小视的抵抗力量;另一方面也感叹于甘霖的胆子大,居然率领好不容易组建成形的抵抗力量去攻打蒙元军队的大本营。这样一来,不但解不了雷州之困,而且由于实力暴露,不排除遭到蒙元军队围剿的危险。陆秀夫:我们必须派人与城外的威武将军取得联系,协同作战,共同保护朝廷的安全。对于这个神圣的使命,张世杰主动请樱。张世杰:威武将军曾是我的副将,我对他十分了解。我亲自去传达朝廷和左丞相的意思,相信他会接受的。陆秀夫考虑到城防离不开张世杰,打算另外派人前去传达指令,可是张世杰一再坚持,陈文唤也信誓旦旦,张将军离开的日子一定会抓好城防工作。这样,陆秀夫终于答应下来,并上报皇上和太后,任命张世杰为钦差大臣,出城联络威武将军。张世杰也是坐船离开的。临行前,陆秀夫等重臣前往送别。正当张世杰与大家道完别上船准备离开的时候,小倩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呼唤。小倩:将军,请等等。将军,请等等。张世杰和送别的诸大臣回过头,看见小倩气喘嘘嘘的跑了过来。小倩拿出一柄精致的短剑交到了张世杰手上。小倩:将军,这是太后嘱咐我交给你的。太后说这把剑是当年度宗(端宗和少帝的父亲)的心爱之物。有了这把剑就相当于握有尚方宝剑,一定会保佑将军化险为夷的。接过小倩递过来的剑,张世杰将它小心翼翼的挂在腰间。张世杰:回去禀报太后,为了朝廷的安全,张世杰就是死也在所不辞。听了张世杰的话,小倩本能的伸出手盖住了张世杰的嘴。小倩:将军,我不要你死,我要你安全回来。此情此景令人感叹。看着小倩含情脉脉的双眼,张世杰毅然决然的走上船去,命令随从驾船离开。

远远望去,偌大的海面上,张世杰的船就像一叶孤舟飘荡在海上。驾船的随从在小心翼翼的摇着樯橹,张世杰走出船舱,望了望广阔而无垠的海面,突然一种无助之感迎面扑来。张世杰不自觉的紧握挎在腰间的宝剑,像一尊雕塑一样坚定的站在甲板上。也不知道船行了多久,摇着樯橹的随从突然放慢了手摇的幅度,他好像发现了前面的动静。随从:将军,前面好像有几艘船。张世杰手遮凉棚,定眼望去,果然发现了前面隐隐约约出现的船。不像是渔民打鱼的船,而仿佛是战船。张世杰:大家别慌,听我的命令。张世杰指示随从把船靠上去,以便看清船上到底是什么人。靠近后,我们看见独眼龙居然站在战船上,因为目标有限,他没有注意到张世杰靠过来的船,而是警觉得观察着周围的海面。张世杰终于看清了战船上不是蒙元士兵,他拔出宝剑,向对方大喊起来。张世杰:来者何人?听见喊声,独眼龙才发现一名大宋武将装扮的汉子站在一艘小船上,手上还拿着宝剑。独眼龙:我们是大宋威武将军属下。听见了对方的名号,张世杰把宝剑插入剑鞘。张世杰:我是朝廷钦差,我要见你们威武将军。

在独眼龙的引导下,张世杰等人弃船上岸,没入了山林,然后走过了一条山间小道,在一处隐秘的山洞终于见到了甘霖和他疲惫的将士们。见到了张世杰,甘霖立马单膝下跪,向将军示好。张世杰扶起甘霖,直言辛苦了。张世杰:威武将军,你的部队有效的骚扰了蒙元军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减轻了雷州的压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前日,你们却不自量力居然去攻打蒙元军队的大本营,这使朝廷和左丞相很不放心。听了张世杰的话,甘霖微微叹了口气。甘霖:也怪我年轻气盛,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末将请求朝廷治罪。甘霖主动承担失职的态度使张世杰很满意。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张世杰:现在是非常时刻,保存实力,东山再起是朝廷即定的策略。我这次来也是受朝廷和左丞相之命安抚威武将军及属下。威武将军即然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我想听听你们下一步的计划。在朝廷钦差面前,甘霖本没必要隐瞒。但目前被蒙元军队追得四处乱跑的情形之下,甘霖还谈不上下一部的规划。甘霖;自从攻打井城失败后,我们实力暴露,被蒙元军队追得东躲西藏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目前我们以休整为主,也急切希望得到朝廷的指示。张世杰看了看幽暗的山洞,只有四处的火把映衬着彼此疲惫的脸。张世杰: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的生存确实困难,更谈不上骚扰和打击蒙元军队了。朝廷和左丞相的意思是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可以把部分将士通过海路运往雷州。留下精兵良将,机动作战。甘霖低头想了想,认可了这个建议。甘霖:好,就按朝廷的指示办。

话说井城之战,甘霖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实力也暴露无疑。当初攻到城门,准备打开城门迎接部队入城的宋方金等人正是被张弘范之弟张弘正统帅的蒙古骑兵的利箭所杀。当初张弘范亲帅精兵良将出城后,张弘正接受了守城的指令,以防不测。事实上情况果然被张弘范猜中了。好在张弘正率军出击即时,不但歼灭了进入城头而下的宋方金等人,而且他率留守的骑兵还出城追击了甘霖所部十余里,缴获了一批武器缁重。从此后,甘霖所部元气大伤。张弘范返回井城后对张弘正进行了嘉奖,并任命他为先锋,出击剿灭甘霖所部。

为了准备及时掌握甘霖所部行踪,张弘正派出了奸细混入其中。所以甘霖所部只要落脚休整就会遭到蒙古骑兵出其不易的攻击。近千人的队伍所剩不多,对蒙元军队根本就够不成威胁。现在张世杰带来了朝廷的指令,甘霖决定完全照朝廷的指令办。他决定派独眼龙带领数百名疲惫的战士跟随张世杰进入雷州,充实那里的有生力量。其余的百余人化整为零,机动灵活的作战。为此,他把他的安排通过头领会议传达了下去。独眼龙身边的跟班有个绰号叫小虾米的,听说他们要去雷州,显得很不情愿。小虾米:龙哥,我们在山林间都野惯了,威武将军突然要我们去雷州,这算怎么会事。小虾米的情绪也是独眼龙的情绪。他叹了口气,对此好像也无能为力。独眼龙:威武将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呗!大哥也不在了,我们总不能散伙各过各的吧!小虾米转了转眼珠,悄悄凑到了独眼龙耳边。小虾米:龙哥,你想没想过投降蒙古人。过上锦衣玉石的日子。听了小虾米的话,独眼龙“啪——”得一声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脑门上。独眼龙:你小子想什么呢?忘了大哥的话吗?宁做大宋的兵,不作蒙元的狗。看见独眼龙真是生气了,小虾米吐了吐舌头,不再提反水的事。

海边,十余艘战船一字排开。数百名各色行头的士兵站在战船上颇为威风。甘霖站在岸边,嘱咐最后上船的独眼龙一定听从张世杰将军的命令,顺利抵达雷州,成为守卫朝廷的有生力量。独眼龙单膝下跪,双手抱拳。独眼龙:请威武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和兄弟们效忠大宋,效忠朝廷。甘霖拍了拍独眼龙的肩,一时来了感慨,声音都有些哽噎。甘霖:宋头领过世后,我没有照顾好兄弟们。看着甘霖眼睛红肿,独眼龙也有些不好受。独眼龙:威武将军,别说了。大哥在世的时候就准备带我们投奔朝廷。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大哥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得到慰籍的。这时,甘霖身边的张世杰走了过来。张世杰:好了,上船吧!独眼龙擦了擦眼睛,返身上船。独眼龙上船后,张世杰向甘霖抱拳道别。张世杰:威武将军,我们走后,一切都要小心行事。保存实力要紧,切不可仓促行动。听了张世杰的话,甘霖也抱拳回礼。甘霖:末将谨记将军教导。

正午时分,船队驶离了岸边,一路南下,向位于雷州半岛的雷州城驶去。宽阔的海域静悄悄的,只听得见船行海上的声音。张世杰的座船在前面领航,其余的战船紧随其后。张世杰手握挂在腰间的宝剑站在甲板上,观察着前方的动静。这时,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一支庞大的船队。张世杰纳闷,现在离雷州的地界还远,迎接的船队不至于现在就出现啊!张世杰还没来得及做出判断,船队似乎加大了马力直直的朝这边冲来。张世杰感觉情况不对头,命令座船放慢速度,让后来的战船跟上来,与座船平行前进。前方的船队冲过来了,张世杰终于看清船上竖立着蒙元的旗帜,耀武扬威的蒙元士兵站立甲板上挥舞着大刀。张世杰:不好。只见张世杰抽出宝剑,指挥船队冲出包围。可是毕竟事发突然,蒙元的战船还是冲了过来,与战船上的士兵短兵相接。独眼龙所在的那艘最大的战船被四五艘蒙元战船包围在中间,动弹不得。船上的蒙元士兵有的手持弓箭,对准船上的士兵;有的挥舞着大刀,冲船上的士兵叫嚣。蒙元士兵: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小虾米率先把手中的刀丢在了甲板上,在他的带动下,其余的士兵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刀箭。虽然无力扭转局面,但独眼龙还是没有放弃抵抗的努力。独眼龙:兄弟们,不能投降啊!宁做大宋的兵,不做蒙元的狗。……独眼龙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从对面的船上直直飞过来一支利箭,射中了独眼龙的心脏。独眼龙挣扎了片刻,终于跌落海中。显然,蒙元战船的拦截是早有准备的。由于他们的战船多,所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将张世杰统帅的战船分割包围了。士兵们有的被蒙元的利箭射杀,有的跳海逃生,当然,也有放下武器投降的。除了张世杰的坐船外,没有一支战船冲出包围。而张世杰杀出的一条血路好像也是蒙元战船有意让出来的,似乎故意放他走。望着张世杰的坐船渐逝渐远,站在铁甲将船甲板上的张弘正笑了。张弘正:老弟,当年你在我父亲手下为将,曾经救过我一命。今天我算是还给你了。从此后,我们两清。下次让我碰见,我决不手下留情。原来,张世杰从北方投宋之前,曾是张氏父子手下的一员战将。当年在蒙元伐金的战争之中,张世杰曾经冒死救过张弘正一命。所以这次放他走也算是还了一个恩情吧!

在蒙元船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张世杰的坐船总算是孤身脱离了险境,颇为狼狈的回到了雷州。回到雷州后,张世杰是被前来接应的士兵掺护着去见陆秀夫的。见到张世杰的疲惫和忧伤,陆秀夫大为吃惊。陆秀夫:将军,到底怎么会事?张世杰把战船回来的途中遇到蒙元战船拦截的事一伍一拾的全告诉了陆秀夫。听完张世杰的讲诉,陆秀夫狠狠的皱起了眉头。陆秀夫:看来,我们最为倚重的海路也被蒙古人截断了。这样下去,雷州可就真的变成一座孤城了。张世杰喝了一口水,让心情尽量淡定下来。张世杰:很可惜,我没有把威武将军交付的十余艘战船,数百名将士带回来。现在他那里人手也不够了,孤身作战难度更大。陆秀夫点了点头,思考片刻,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陆秀夫:与其被动的守卫雷州城,还不如主动出击,打击打击元鞑子的嚣张气焰,也好减缓他们对雷州的围困和攻击。陆秀夫的胆识和谋略的确令张世杰佩服,要不然,他这员战将也不会甘心听从这位眉清目秀的文官的调遣。张世杰:好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不妨试试。

陆秀夫请求主动攻击蒙元大本营井城的动议刚一提出,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除了张世杰等人外,大部分大臣将军们都反对这个提议。他们有的建议坚守不出,有的建议弃城出逃,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这时,朝臣中走出一个侍郎叫高军的。他是出逃丞相陈宜中的死党。但在他的心目中,他还是坚信陈宜中没有出逃,而是去外邦借兵去了。所以,他手握朝笏上前一步。高军:启禀太后皇上,丞相陈宜中远赴外邦借兵,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凭借雷州的高大城墙坚守待援,等候陈丞相的消息。决不可冒然行动,自断前程。杨太后听了高军的奏告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她只好寄希望于陆秀夫,希望他能听得进下属的进言。杨太后:左丞相,高侍郎的意见你觉得何如?杨太后把皮球踢了过来,陆秀夫不敢怠慢。陆秀夫:太后,臣还是坚持主动出击,以进攻来代替防守,改变我们目前的不利局面。至于高侍郎所言陈丞相外邦借兵一事毕竟还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我以为,中国人的事还是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当然,这个时候,陆秀夫极需得到朝堂上其他大臣将军的支持,才能最终说服太后认可自己的动议。于是,他朝张世杰递过去了期盼的眼神。见到丞相热切的眼神,张世杰也手握朝笏上前一步。张世杰:太后,雷州城固然坚固,但蒙古人总会找到攻城的办法。况且现在我们的海路也被蒙古人截断。与其困死在城中,还不如奋起一博。张世杰的话也激起了陈文唤的认同,他也上前一步,表明了与张世杰同样的决心。看到朝堂中最为倚重的两员战将都表示支持陆秀夫的决定,杨太后悬着心也就落了下来。杨太后:那好吧,左丞相,此事就全权由你来安排吧!陆秀夫上前一步。陆秀夫:臣尊旨!

退朝后,高军还是不依不饶的拦住了陆秀夫。高军:左丞相,你不觉得你的想法太冒险了吗?陆秀夫望了望高军不服气的眼神,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起来。陆秀夫:高侍郎,我知道你十分看重陈丞相去外邦借兵来复兴我朝。但实际情况是,都几个月过去了,陈丞相音信全无,你叫我们怎么能相信?现在雷州城海路、陆路都被元鞑子切断了。我们再不主动出击,又有谁会来援助我们?对于陆秀夫的好言相告,高军还是听不进去。做为陈宜中的死党,他依然对这位昔日地位在陆秀夫之上的丞相充满了信心。高军:当初,陈宜中丞相主动放弃朝中地位,冒死前去占城借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复兴我朝。我们应该相信陈丞相。雷州已经是我朝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了,我们决不能再有任何闪失。陆秀夫抓住高军话中的意思进一步劝告。陆秀夫:正是因为雷州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我们不容有任何失误。与其困在城中被动的等待元鞑子的攻击,还不如主动出击,缓解雷州城的压力。高侍郎,我们现在是内外交困,只有精诚团结才能抵抗外辱,复兴我朝啊!陆秀夫掏心掏肺的话没有打动高军。他不屑的哼了一声,抚袖而去。

对于朝中大臣的非议,陆秀夫也是早有耳闻。现在在此非常时刻,他只有尽可能的团结大多数,使大家不至于分崩离析。做为昔日的朝中权臣陈宜中,如果不是高军在朝会上提起,陆秀夫恐怕早就忘记这个人了。当初他离开行朝,说是去占城借兵,但时至今日,消息全无。除了他的朝中死党之外,恐怕没有人相信他当初的承诺了。当然,陆秀夫也不怀疑陈宜中的用心良苦。固然在如何抵抗外辱,恢复华夏的方式方法上,他们曾经有过不同的争论。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决不能让蒙元灭了我堂堂中华。

陆秀夫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理会高军之类大臣的不认同。朝会之后,他召集张世杰、陈文唤等人召开了军事会议。唯一的议题就是如何出兵打击蒙元驻军。会议上,众说纷纭,有的建议派小股部队骚扰,有的建议偷袭,见好就收等等。陆秀夫力排众议,主张大部队出击,亮出实力,狠狠的打击元鞑子的嚣张气焰。陆秀夫的主张显然有些冒险,一旦对方猜出了我方的意图,派出部队趁机围攻雷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都劝陆秀夫是不是再慎重考虑考虑,但陆秀夫依然坚持己见。他派陈文唤率小部队留守,大部队在他和张世杰的率领下进攻蒙元军队的大本营井城。

张世杰率领着上万的人马在井城城外驻扎,等候着陆秀夫攻城的命令。远远望去,井城外营帐密布,大旗招展,甚是壮观。得知躲在雷州的南宋残余居然倾巢而出,包围了井城。张弘范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井城被围,如果南宋军队拼死攻城,那也有可能造成城破的危局。喜的是南宋大军出动,雷州必然空虚。如果借此突袭雷州,那将给予南宋残余致命的打击。张宏范在厅堂内来回踱着步,思考着应对的策略。这时,突有卫兵来报,张宏正将军求见。张宏范大手一挥,示意卫兵招张宏正进来。不一会,身穿戎装,腰挂宝剑的张宏正疾步就走了进来。见到兄长,张宏正抱拳问候。张宏正:大哥,我回来了。张宏范拍了拍他的肩表示爱怜。张宏范:海面风大,看你都满脸折皱了。听了大哥的话,张宏正轻轻的笑了。张宏正:为了大汗的事业,这点风浪算不了什么。对于老弟的觉悟,张宏范是深为满意的。也正因为这点,张宏范才敢把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放心的交付于他。此时正是用人之际,看着气定神闲的老弟,张宏范像是想到了什么。张宏范:现在井城三面被围,你应该都听说了吧?张宏正点了点头。张宏正:我倒觉的没那么可拍。不过是南宋残余黔驴技穷的伎俩而已。老弟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为了大局着想,张宏范还是需要小心应对。张宏范:你的判断没错。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围困,尤其是不能让南宋残余攻破井城,倒将我们一军。听了张宏范的话,张宏正暗暗佩服。他想,大哥不愧是统帅,考虑问题就是考虑得周到。张宏正认为大哥心中应该有了应付的策略。于是,他再次抱拳示意。张宏正:一切听从大哥安排。张宏范深情的望了望老弟,似乎要把千斤的重担放在他的身上。张宏范:好。在你原有五千水师的基础上,我再拨付你五千人马。即日沿海路南下,向雷州发起攻击。张宏范的这招围魏救赵的策略虽然大胆,但也颇为张宏正佩服,他没有推辞,当即领命接受下来。

当晚,张宏正的水师还未离开井城,陆秀夫就命令张世杰向井城发动了攻击。南宋将士们高举火把和攻城云梯不顾一切的向井城冲了过来。城头的蒙元士兵看起来早有准备,张开弓箭,向城下放箭,阻止南宋将士的攻城。冲在前面的南宋将士中箭倒下,后面的将士又继续抬着云梯前冲。这样直到把云梯架到了城墙上。眼看一架架的云梯接二连三的架了起来。城头的蒙元士兵慌忙挥舞着大刀砍杀肆图沿着云梯爬上来的南宋将士。一时间,短兵相接,喊杀之声一片。南宋将士越战越猛,城头的蒙元士兵不断被挑落下来。就这样,英勇的南宋将士们陆陆续续爬上了城头,眼看人上来的越来越多,守卫城头的蒙元士兵渐渐招架不住,不是被杀死就是纷纷后撤。站在城下的张世杰满意的看着这一幕,大手一挥,准备示意第二批攻城将士继续跟上去。突然,城头出现异动,好像是蒙元士兵占了上风,好不容易爬上城头的南宋将士不是被砍杀就是被利箭射中。一架架的云梯也被推倒。城头一排排的蒙元士兵重新站好了位置,攻城的南宋将士一时也处于下风。陆秀夫来到张世杰面前,阻止了他示意第二批攻城将士继续跟上去的举动。陆秀夫:将军,看样子元鞑子也是早有准备。为了保存实力,我们暂且休兵,不急这一时半会的攻破井城。张世杰听从了陆秀夫的建议,指示卫兵鸣金收兵。

原来,眼看城头不保,张宏正亲率精兵增援,把攻上城头的南宋将士消灭殆尽,避免了城破的危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