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当唐朝太子那些年》第八章 承乾两歌惊父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李无视跪在面前的李承乾,走到火锅前。“此种吃食如何取用?”老李看着桌上得生牛羊肉片问道。心想:难道是生吃?

这时一个四五岁的小萝莉说道:“唉!父皇好笨啊!当然是把肉肉放到锅里涮一涮才能吃啦!”

李恪这时也从惊吓中反应过来说道:“父皇,你不要责罚大哥好不好?喝酒是儿臣提议的,你罚儿臣吧!”老李撇了李恪一眼,不想理他。

其他萝莉和正太也纷纷向老李求情,老李看着给李承乾求情的众儿女,对李承乾说道:“承乾未及冠带着弟妹喝酒,罚你伺候朕用膳。”

“父皇,儿臣喝的不是酒,是大哥发明的果汁哦!”一个小萝莉对老李说道。老李听后脸色一黑,我当然知道你喝的不是酒,要不然这会儿都已经在打李承乾的屁股了。

“那就和朕一起用膳吧!”老李无奈道。养了一群萝莉公主,虽然可爱,但是也不让人省心啊!

李承乾应喏后让人给老李加了一副餐具和一张椅子。老李居中,李承乾居左李恪居右。李承乾把涮好的菜品放到老李的碟子里,李恪则专门为老李斟酒。老李一边吃着李承乾为他涮的菜,一边喝着李恪为他倒的酒。

喝到半晌,老李说道:“有酒有菜岂能无乐?”让人把宫中乐队叫来,就在大殿中表演破阵乐。歌词有点文绉绉的,不过听过后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君不见,就连四五岁的小萝莉听过后都激动的拍手叫好。

“父皇。”李承乾叫道。“嗯?承乾有何事?”老李问道。

“儿臣以为破阵乐听起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但不适合作为军歌来传唱。”李承乾对老李说道。

老李问道:“那承乾以为什么样的歌适合在军队中传唱呢?”

李承乾说道:“儿臣以为我大唐军中多为农家子弟,大部分都不识文字,所以军歌要够直白,够热血。所以儿臣以前创作了两首歌,我认为可作军歌传唱。”

老李点点头:“那承乾唱来与朕听听,让宫廷乐师把曲谱记下来。”

李承乾闻言应喏。等宫廷乐师准备好纸笔后说道:“父皇,儿臣这第一首歌可为军中军歌。”说完就开始唱:“狼烟起,江山北望……”(第一首歌就用精忠报国,歌词就不写了,否则就有灌水的嫌疑了)

老李起初还不依为然,可当听到高潮时也热血沸腾起来,恨不能到战场纵马厮杀一番。当李承乾唱完后,老李赞道:“承乾大才,此歌虽然简单直白,却也不失一首令人热血沸腾的乐曲。嗯!你刚刚说两首,那应该还有一首,快快唱来与朕听。”

“父皇,儿臣第二首歌适合我大唐臣民所有人传唱。”李承乾说道,“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当朝臣工都适合传传唱。”“哦?那承乾快快唱来与我听听。”老李说道。

“喏!”李承乾应喏后就开始唱:“大唐大唐

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

大唐大唐

有多少传奇故事都来把你传扬

雄壮地军队举世无双

大唐国威震四方

民族的底蕴厚重远扬

大唐国美名辉煌

巍峨地长城威武地城墙

冕服华章人人都向往

璀璨地都城堂煌地宫墙

天下驰名万古流芳

(千古一帝1)

…………”

当李承乾唱完后,老李大吼一声:“好,好一个千古一帝万古流芳,此曲当为天下曲。乐师,是否把曲词歌谱记下?”“回陛下,已全部录下。”乐师答道。

“嗯!承乾啊!你编曲有功,想要何赏赐啊?”老李问道。

李承乾道:“为军中将士编曲,岂敢讨要赏赐?而第二首歌更是为我大唐所编曲,更不能讨要赏赐。”

“嗯!承乾听旨。”老李抚着胡须道。

“儿臣承乾听候父皇教诲。”李承乾躬身下拜。(唐朝只有在正式圣旨下来时才会跪拜接旨,而且只有问罪或训斥圣旨才会跪拜也就是说只要不是问罪或训斥的圣旨都无需跪拜)

一段文绉绉话语听得李承乾头晕目眩,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赏赐财物若干,李承乾甚得朕心等等夸奖了一番。

这时,众小萝莉和小正太们也围着老李讨要赏赐,老李正在兴头上,就每人赏赐财物布锦若干。把众萝莉正太都哄得高高兴兴的。

李承乾看得目瞪口呆,靠,无耻啊!都趁着自己把老李哄高兴了,都来蹭赏赐要好处来了。

等老李赏赐完众皇子公主后,突然一个小萝莉萌萌地向老李问道:“父皇,听说你今天揍了大哥?”老李听了脸色一僵,把小萝莉抱起来问道:“漱儿,你听谁说的啊?”

那个叫漱儿的小萝莉萌萌的回答道:“父皇,我听掖庭宫的宫女说的。”

老李对外面的侍从说道:“把那个乱嚼舌根的宫女找出来杖毙。”

“哇啊!父皇,你不要揍漱儿好不好,漱儿会乖乖的。”小萝莉当时就吓哭了。

而李承乾听到后道:“慢着,请父皇息怒,乱嚼舌根的不止是掖庭宫的那一个宫女,何必为这一件小事而害一条姓命。父皇只需小惩大诫即可。”李承乾毕竟有后世思想,不愿意因为这一点小事就杖杀一条人命。

“嗯!就依承乾所言,刘炳,去掖庭宫把所有宫人警告一番,至于那名宫女,逐出宫墙去吧!”老李吩咐道。“喏!”刘炳领了旨就向外走去。

“慢着,父皇可知道,进宫来的侍女本就大多无家可归。您把她逐出宫墙去,那名宫女要么沦为娼妓,要么沦落街头饿死。父皇,要不把她调到东宫来,对外就称已经逐出宫墙了。”李承乾小心翼翼的说道。

老李听完后说道:“做为一国储君,你怎的如此心软?罢了罢了,你今天没要赏赐,这名宫女就算赏赐给你的吧!刘炳,去把那个宫女调到东宫来吧!”“喏!”刘炳应道。

老李看了看天色道:“天色不早了,都回吧!”说完后就离开了。

李承乾则带着众人向老李道:“恭送父皇。”

刘炳来到掖庭宫,查出那名宫女后一问,还不到十二岁,难怪不懂宫中的规矩。让人把她带去东宫后,刘炳就对众宫女道:“刚刚那名宫女妄议天家私事,本来陛下是让杖毙的,幸得太子殿下求情,陛下才网开一面。现在陛下命令将她逐出宫墙去,希望你们能记住这次教训。勿谓言之不预。”说完后就离开了。

而那名宫女则被人带来了东宫,来人把人交给李承乾以后就回去复命了。走之前说道:“太子殿下心善啊!希望你能记住这次教训,这宫里不比宫外,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这心里啊则有本帐。”

小宫女明显吓坏了,走路都打哆嗦。李承乾把人先交给慧儿和翠儿这俩丫头,让她们两个先把人安慰安慰,不要吓坏了。

来到大殿,那个叫漱儿的小萝莉眼中还有泪光。李承乾看着都心疼了,把小萝莉抱起来安慰道:“好了好了,没事了没事了,不哭啊!”

安慰好久才把她安慰好,这时,李恪对李承乾说道:“大哥,天色不早了,我等先回去了。”

李承乾道:“嗯!好。”李承乾把众人送到大殿外一一告别。

一个小正太问道:“大哥,明天我们还能来玩吗?”

李承乾道:“当然可以。”

小正太高高兴兴得离开了。

回到大殿,李承乾让慧儿把老李送来的那个宫女叫来。

小宫女这时情绪好多了,起码说话不是磕磕绊绊的了。

李承乾问到:“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二丫头”小宫女怯怯的回答道。

“不要那么紧张,你姓什么?”李承乾温言安慰道。“我姓杨”小宫女看到李承乾和和气气的也放松了一点。

李承乾道:“那我为你取一个新名字,就叫柳,杨柳儿,怎么样?”“多谢殿下赐名。”杨柳儿跪下谢道。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说道:“东宫里的规矩不用动不动就跪,明白了吗?”“喏!殿下。”杨柳儿回道。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李承乾又问道,“进宫多长时间了?今年几岁了?”

“家里没人了,贞观三年蝗灾,地里颗粒无收,父母哥哥都饿死了。就我一人乞讨到长安,年初时掖庭宫招收浆洗丫头,我就进宫来了,今年刚十二。”杨柳儿终于能把话说流利了。

李承乾听到后不由皱了皱眉,古人是愚昧的,蝗灾来临时只会祭祀蝗神,连蝗虫都不敢踩。似乎贞观年间不止一次蝗灾吧!李承乾捏着眉头暗道,算了,以后再说吧!

李承乾对杨柳儿说道:“以后本宫称呼你柳儿,明白了吗?”杨柳儿点点头。“好了,你这几天先在东宫和慧儿翠儿学学规矩,本宫能救你一次,不一定救得了你第二次。你先下去吧!”柳儿应喏后退了下去。

唉!明天痛苦得日子就要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