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络特级追杀令》上架公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写小说是一件很辛苦而又不挣钱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出于何种原因而热衷上了这一行,其实我心里清楚的明白,就算我写吐了血,也写不成鲁迅或是金庸那样的大师,键盘敲烂了也敲不出他们那样深刻、耐人寻味的作品,我写的东西充其量就是文字快餐,让坐地铁感觉无聊的乘客拿在手里在复兴门倒车前迅速的翻完。就像麦当劳和马克希姆,同样都是西式饭馆,一个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吃饱,一夜不饿,一个需要慢条斯理的,听着优雅的钢琴,左手叉子右手刀子,慢慢切着,慢慢品着,偶尔再呷一口昂贵的红酒,凝望一眼对面高贵典雅的女郎……但我还是要写,就象我饿了也吃麦当劳的巨无霸一样,因为我们不能顿顿都吃马克希姆,所以我们也不能期望阅读的每部作品都是那么的深刻而耐人寻味,并且我觉得我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我写的很快,象巨无霸一样一烘即得……

我的第一部小说《北京北面儿》,是北京“**”那年单位放假在家待命,哪也不敢去,电视节目又没劲,琢磨着总得干点儿什么吧,于是突发奇想,动手写了那部小说,二十万字,在当时看来,觉得已经是超长了。小说终于成稿后,偷偷摸摸的在单位等别人都下班走后用公家的打印机打了一份,二百来页,然后象以前的黄色手抄本似的在朋友们之间传看了一圈,得到充分肯定后,自己便有些飘飘然,期望值也随之升高。于是通过朋友交给了北京出版集团的一个编辑,谁知进展异常顺利,不多时日,编辑即回信:首印一万册!朋友在替我兴奋之余,告诫我:第一部作品无论如何不能要高价,按几千块钱开价吧。这还用得着她提醒?我原本就没打算要钱,只要不用自己掏钱印,给不给钱的无所谓,要的就是虚荣心的满足。当时做梦都在憧憬:朋友聚会时,我抱一摞《北京北面儿》去,一人发他们丫的一本——还得是带签名的……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会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无法左右:前面太顺利了就意味着坎坷在后面。我把个人简介发给编辑后,就如石沉大海,因为有求于人,自己也不敢冒然相问。就这样在漫长、无聊的等待中过了半年,朋友打听来了消息:文化局正在将整治重点向不健康的文学作品倾斜!《北京北面儿》里骂人话太多,不健康,另外,个人简介显示作者是个完完全全的新人,连个小品文都没发表过,风险太大,出版社也得自负盈亏不是……

我不服,跟朋友发难,我说:骂人话太多,那咱就把骂人的话全打成叉,贾平凹都能“此处省略一千字”,我就不能“此叉处是骂人话”?我是新人,废话!永远不给出,永远是新人!再说,有我这样三张儿多的新人吗?要是再结婚,都得算我是二婚!……

于是朋友又找了另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这个倒好,也不说我是新人了,也不说作品不健康了——因为丫自始至终就没回复过一句话(这里用“丫”绝对没有辱骂编辑的意思,因为直到今天也不知道这个编辑是男是女,所以不知道是该用“她”还是“他”,而“丫”字可以统称男女,省去很多麻烦),生生又拖了我半年多。我看也没什么希望了,干脆网上发吧,老搁在家里再发霉了,于是来了起点……

来了这里才知道,原来这里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刚开始一天点击几十次,自己算了一下,照这速度小说都发完也就能达到几千次,感觉也忒少了点儿吧,面子上过不去不说,好说也不好听啊,人家准备出版还说首印一万册呢!于是去查别人的小说,一看都惊了:一天上万次!总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操,彻底晕菜!后来想啊想,终于想出了点眉目:计数方法肯定是读者一次看一章算一次,一次看十章算十次,不然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点击量?你当是姚明竞选NBA明星阵容呢,全国人民一起砸。想明白了再试……,再次失望,原来读者看十章也TM算一次!真是没法混了……就这样一天天盼着奇迹出现但奇迹始终没有出现的过着日子,突然有一天猛然意识到:必须推荐才能够改变现状!于是立刻申请三江推荐,反馈的信息却是要达到五万字才具备推荐条件。于是又开始天天数字数、算日子——既要够五万字又不能超过一个月……数啊数,算啊算的……“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胜利的这一天”。申请——,拒绝!再申请——,再拒绝!还申请——,还拒绝!残酷的现实再次打击得自己心灰意冷,于是毅然决然的停止继续更新,既然没人认可,还TM发个什么劲儿……

正在此时,XX网站的一个编辑主动联系了我,让我去他们那里发,待遇从优。有人重视总比漠不关心好,于是欣然答应。到了那边,先是“作家访谈”,然后就“推荐一周”,点击量在瞬间便开始暴涨……终于啊,找到了一点儿自尊和继续贴下去的理由……可是,那里也是不尽人意,总让人有一种心里不舒服的感觉。天天一登陆,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男根增长8厘米”,我在那里贴了一个月,天天8厘米的算下来,该有240厘米了……操!还是人吗?也没有合适的裤子装啊……还有就是两个“波霸”天天在页面上上下窜动,每次登陆作家专区都需要先把波霸从录入名字的空格处小心翼翼的移开,因为动作稍大就会激活波霸,又得浪费很长时间。每天登陆、更新还得背着爱人,不然让她看见还以为我在上黄色网站……终于有一天,再也忍受不了“8厘米”和“波霸”的骚扰,打道回府,又重新回到这里,继续更新。毕竟相比之下,这里还算正规,一切也似乎都是井井有条。

忍到上传了14万字,一天平均有150次点击、二三十次推荐的时候,终于喜获佳音:您的作品通过了推荐审核……又是一阵狂喜,立即告知朋友分享快乐,并抓紧时间做书的封面……自认为从此前景将一片光明,点击、推荐、收藏将成级数暴涨,下了榜就能签约也说不准……心里偷着乐吧!……可是再次大出所望,不仅各项指标都没有呈现暴涨的态势,就算比起其他的榜上作品,自己的成绩依然是甘拜下风。问题究竟出在哪呢?于是请教了很多的读者和作者,基本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抛开题材的原因(因为已经既成事实),书名不好象本地理书,太不具有吸引力了,如果改成《北京糜烂夜》点击肯定暴涨!操!可我这作品也不糜烂啊!真糜烂也认了,回头点击没上去再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偷鸡不成反失把米!他们说没那么严重,就是个名字,吸引读者而已。想想也是,反正这样不死不活的下去没有任何前途可言,豁出去再试一把,于是申请改名,又是碰壁:名字是你说改就能改的吗?你个新人,别的招式没有,鸡零狗碎的博出位你倒是一门灵啊!操,一生气,不改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反正书也快发完了……

就这样,在半死不活中发完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所幸的是,其间,《北京北面儿》在“小说阅读网”参加的比赛中获得了一个奖项,我也因此得到了写书以来的第一笔“巨额”稿费——五百元,多多少少的总算是给自己迷茫、失落的心情一丝抚慰……

我的第二部书《本性难移》是在朋友们的一片鼓励声中动手写的,因为没有**疫情,也就没有了**假期,不能把整本书都写完了再发,于是开始尝试在线写作。因为《北京北面儿》属于完完全全的写实作品,而《本性难移》是迎合潮流的YY尝试,所以重新申请了作者名,以使喜爱写实的老读者们不至于追着自己骂。

《本性难移》的成绩比起《北京北面儿》来不知要好几百倍,书一开始上传就能明显感觉出不同,点击、推荐、收藏数量在当时看来都属于天文数字,而且不很费劲的就入选了三江推荐榜,这回签约的可能性应该很大,于是加紧码字,加紧更新,以求下榜就能够如愿以偿的签约。

可是现实依然是残酷的,它绝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性难移》不仅签约未果,还招惹来了一些读者的嘻笑谩骂、无端诋毁。虽然在现在看来,那些责骂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当时确确实实的有些震惊,我不明白的是:作者花费了几乎是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辛辛苦苦的写出一些文字,贴在网上免费供读者阅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读者能够大肆叫好,但求能够给予最基本的尊重,难道这样的要求高吗?这件事情做起来很难吗?

于是一气之下,结束了那本书的继续更新,毕竟它只是一种尝试,算是自己涉足YY领域的一部敲门石作品吧……

《网络特级追杀令》是我的第三部小说,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三部长篇,其间还写了一部几万字的短篇,寄给了《十月》杂志社,说是一审通过,二审被PASS掉了,由于字数太少不适合在网上发,所以至今它还躲藏在电脑的某个磁盘里。

《网络特级追杀令》距离第一部书的上传完毕有一年多的时候才开始起笔,属于“贼心不死”的结果,因为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消遣方式似乎就是写一些文字的东西,尤其是在看到电视剧里那些矫揉造作的俊男靓女主人公的时候,一股无名之火会没头没脑的充斥胸膛,随之就会产生一种创作**,理由很简单:自己编一部哪怕只有自己才爱看的剧情……

于是再次坐到了电脑前,开始敲打熟悉的键盘……

这次觉得自己有些淡定从容了,毕竟已经写了几十万字,读者的喜好也略之一二,所以签约也就不再是渴望不可及了。

今天,这部小说终于上架!无论收益怎样,这都将是我值得庆贺的一天!因为它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能够有今天,是和众多读者、作者、编辑朋友们的支持分不开的,虽然我还没有取得成功,我的感谢言辞也显得过于苍白、过于老套,不过这是我的一种心情,我能说的是:我的这份感激之情是无比真诚的!

飞雪、如此、老不死、月之子、老黑、游牧人、鸟儿、故事、胡说(排名不分先后)……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从未谋面的脸孔,一句句平实无华的鼓励,一段段建议剧情的留言……

如果不是这些朋友们一如既往的鼓励,我想,我应该不会有今天的上架。

还是那句话:用我越来越好的作品,感谢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也许只有这样,感激的话才是最真实的!

祝所有的朋友健康,快乐!

2006年12月4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