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诸葛亮,一个伪装忠臣的反贼》诸葛亮在做皇帝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提到诸葛亮,很多人会想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民间对其一直评价甚高。但胡觉照却认为诸葛亮是打着愚忠的旗帜,想取刘禅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胡觉照在博客中列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其一、诸葛亮请杜微出山曾说:我们可以利用曹丕内忧外患、麻烦不断的时机,关闭国境,奖励生产休养生息,并整治战备,训练军队,坐等对方出现重大挫折。到时我们再出兵*,可以做到兵士无须大打厮杀,民众也不用劳累,天下就可以复归统一。(“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见《三国志?杜微传》)

胡觉照认为这表明诸葛亮对时局有很清醒的判断。但其在不久以后忽然呈上《出师表》决定北伐,是因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头,宫庭内部争斗的变数很多,权臣往往会成为砧上鱼肉,他已没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过北伐建立功勋是登上皇位的捷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置蜀国九十余万民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敌强己弱的基本态势于不顾,一味穷兵黩武。

其二、胡觉照说,在陈寿收编的《诸葛亮集》中,有李严劝诸葛亮接受“九锡”(锡”即“赐”的意思,加“九锡”,就是要皇帝赐给九件特别贵重的东西,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荣誉,通常也是旧王朝的丧钟,王莽、曹操均受过“九锡”。)进爵称王的书信,诸葛亮作书回答说: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原文为:“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对心腹说杀掉曹睿之后可以接受“十锡”,超出“九锡”之礼,表明诸葛亮想做皇帝。

其三、胡觉照写到,《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诸葛亮召见应对时,惹得周围的侍者讪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议究办讪笑者。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胡觉照称,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诸葛亮以“孤”自称,是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胡觉照认为,促使人从正确认识上倒退的原因,只能是个人利益在作怪。诸葛亮放弃正确的治国初衷,将全休民众绑上战车,去进行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其根源就是自己的皇帝梦。为了自己做皇帝,他打出了愚忠的旗帜,即“以报先帝而忠陛下”。因此他建议中学课本撤掉《出师表》。有媒体报道,胡觉照表示还将向*建议中学语文删除《隆中对》,因为该文“分裂华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