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龙八部后传》前言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淘沙

当年桃园,兄弟情深!少林一劫续真情!

不论大浪淘四海,仗义英豪传美名!

问君忧愁,酒中对,醉卧江山忧民生。开 心 文 学

欲想瓜田下,江湖不留情。

恩怨何时了,来生做闲鹤!

不求功名利,只愿心无愧!

朗朗乾坤下,自有清白时。

多行仁义,天下归心。

善恶有报,自有人心!

一首歌罢,难免有些伤感,然人生终是如此,不如意者多,中意者少也。天下之大,处处英豪,人生平平亦不乏贪财好色之徒。

更是多情英雄人在江湖之中,处处不由己身。爱恨情仇、刀光剑影!多少好儿郎葬身于此,亦有多少多情女子死于非命?回忆儿时,一场《天龙八部》百看不厌,只是萧峰着实死的惨烈,兄弟三人更是阴阳两隔,天各一方。吾闲来无事,又重览旧剧感慨万分,特此,借金庸先生之经典,以狗尾续之,以作消遣!望诸位看客还请见谅。小弟文采不佳,腹中更是无一滴浓墨,满嘴胡诌,只为博诸位一笑,看看了之!

第一回

痴情郎转身登大宝

呆和尚欢做驸马爷

话说当年悬崖畔上,萧峰自知终不能化宋辽之干戈,为保边境百姓之安危,自尽而亡,阿紫悲伤之余,携萧峰跳下那万丈深渊!此事到此也就休在提他。

单说,段誉、虚竹兄弟二人为萧峰立了一衣冠冢之后,二人日日同榻,夜夜吃酒,不觉已是一个月的时光,这日,忽然来了一队人马来寻段誉。问清缘由,方才知晓,原来是段皇爷派了一队人马前来,要段誉早日回大理主持家国大事,正所谓“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段誉无奈,只好打点行装,同王语嫣等一同回大理去了。虚竹与公主也就回到西夏。

段誉回到大理,还未曾休息片刻,只听门倌儿喊道“宰辅大人同大将军到!”段誉无奈只得出门相迎,宰辅同将军见段誉出门,赶忙就地跪倒,口中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段誉听此先是一惊,顿时冷汗直冒,好在生在帝王之家,做事亦极有分寸,片刻已明了是何状况。说道“二位长辈快快请起,誉儿是个晚辈,怎经得起二位老人家如此大礼”说话之时忙去搀扶二位,那两人这才起身。段誉又说道“您二位都是我大理国的肱骨之臣,是顶梁柱、紫金梁,更是我大理国老百姓心中的保护神,二位老人家以后千万不要再行此大礼,誉儿这里既是二位长辈的家,我们这大理国还要仰仗二位老人家来治理!'”话语已毕,宰辅又是先躬身施礼,然后缓缓说道“皇上仁义,乃是我大理百姓之福,如若再这样夸赞我等二人,可算是丢煞我等,我等早已是位高权重,本当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奖军亦是点头符合。大将军又补充道“皇上,既然您已回到大理,依您看这登极大典应选在合适为好?”,段誉一听要当皇帝顿时六神无主,满脸无奈,奈何,伯父出家做了和尚,父亲又驾鹤而去,家中血脉只有他一只,这该如何是好?段誉心里想着,挠挠后脑勺,委屈的说道“二位大人,我不当这皇帝成吗?”说话之时还偷眼观看两位大人,那宰辅与大奖军,不听则已,闻听此话,扑通又跪倒在地哭喊道“皇上,莫要有此想法,国不可一日无主啊,先皇出家遁入空门,好不容易盼着您回来,却,这让我们这些老臣如何是好啊,皇上、、、、、、、”两位老人皆都年过花甲,段誉实是不忍看到二位老人如此,连忙道“二位请起,快快请起”,奈何这二人哭得越发厉害,嘴里还说道“皇上若是不肯登极,我等就跪死在这里,以告慰死去的段王爷。段誉闻听段王爷三字心里又是一振,不觉想起那日家破人亡之时,心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过往自己衣食无忧,父母疼爱,伯父对自己更是疼爱有加,而今,死的死,去得去,省下自己只身一人,还要扛起这家国大事。不禁眼泪夺眶而出,伸出双手去搀扶二位老臣,嘴里道“我登极,我登极,二位老人家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吧!”两位老臣这才起身。宰辅又道“皇上,天官昨日夜观星象,紫微星大亮,三日之后是个大吉日,我等自作主张,愿皇上三日后登极”,段誉道“这么急啊!再推两天吧”,宰辅正色道'”这事关家国,如何能推得,我以告诉礼部,让他等早早准备!皇上先歇息两日,等三天后登极!”段誉无奈只好应了下来。

闲话少说,单说三日之后,天高气爽,祥云万里。江山之下尽是一片祥和,更皆万事具备,只听大典司仪喊道“皇上驾到!”段誉身着杏黄龙袍,头戴耀武紫金冠,一步一步的向大殿行来,众臣朝贺,荣登大宝。大殿之上,众臣跪倒齐喊万岁,万人之上,段誉不惊不慌,身坐龙椅威严无限。吼一声众卿家平身,中气十足,声震四海。

将近午时,段誉带领群臣来到皇陵祭天,祭文曰:“皇天厚土,上苍为证,朕初登大宝,未有功绩,然上效父辈,誓不愧于祖宗,下安万民,使我大理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天灾之祸,不经战乱之苦云云”大典已毕,段誉虽初登地位,然生于帝王之家自然知晓如何处理家国大事,回到大殿之上从容理政。

大殿之上,段誉正襟危坐,面容严肃,正色道“朕初登大宝,还有许多不懂之处,还望众卿家多多指教,紧接着便是大封臣民,加官进爵,这些也都休提,只是这段誉虽是武林高手却独爱诸子百家,大兴学校教导子民,又拨款赈灾,筑堤防洪,大理国上下一片祥和,无人不称赞这位新君。这大理亦是一片祥和之象,歌舞升平,路不拾遗,这段誉虽不愿意做这个皇帝,然依旧是身当其位谋其政,丝毫不敢懈怠!唯恐有所纰漏,这众臣也都齐心为国,事事处理的也算得当。然而段誉却未曾忘了那结义的哥哥们,常常以书信来往,若是碰上节日亦是送些好酒给虚竹,虚竹亦是礼尚往来,不曾忘记这三弟,只是这萧峰自从跌落悬崖,生死不知,段誉亦是常常独坐窗前缅怀过去。

再说虚竹,自从与段誉分别之后,便一路护送那西夏公主回到西夏,那西夏王本就一个千金之女,素来疼爱,又见虚竹一表人才,更是武功了得,对这女婿亦是关怀备至。二人回到西夏,未有分说,这西夏王就为二人择好了良辰吉日,再说虚竹是和尚之身,然终究年少未曾看透凡尘,又对这西夏公主一往情深,这西夏公主更是爱这如意郎君,两人也就未曾推脱,照着西夏王的安排完婚。大婚这日,虚竹开怀畅饮,喝倒了群臣百官,然而人逢喜事精神爽,丝毫未有醉意,暗自想到,他少林寺一小沙尼,如今却做了一国驸马,回忆往昔,独子傻笑,想想确实苍天弄人,世事难料。他这一生也是风光无限,高做贵人。翌日,西夏王便又为虚竹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堪称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虚竹亦丝毫不敢懈怠,每日上朝听政,参与军机,统帅西夏十万禁军,日日操练,不得闲暇,这虚竹亦是多情种子,怎能忘了萧峰、虚竹?月圆之夜常常倍感思念,为公主讲些他二人故事。这虚竹看似呆傻,然而却精明能干,不出半年将这西夏国的军国大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亦是百姓安居,人人夸赞。统帅禁军,进退有度,未有过失,更熟读兵法,讲求战术。将士无不心服口服,日日称赞。两位武林高手,一位做了贤德明君,一位做了兵马元帅。然侠义犹存,仁义还在,从不妄动杀机,残害百姓。他朝再入江湖,依旧是蛟龙出海,惊现天下!

当时有诗为证:

段家皇子少林僧,沦落江湖逞英雄。

而今共坐朝堂前,雄风依旧两腋生。

仗剑行侠义气在,治国领兵仁义风。

歌舞升平太平日,尤记当年兄弟情!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