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秋水凌霄》第一章 清清河洛水,郿坞化龙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自古皇朝多乱世,诸子星宿临世,唯留后人谈焉。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太古远去,仙侠踪迹已不可查;上古奇人异士众多,寻道一途,莫名所以。而今,华夏四野狼烟,战火将起。大周宗主国已然如风中烛光,明rì黄花。东临清溪,河洛王霸踞一方;西抵楼兰,蛮王称霸黄沙;南达洪荒,古滇自成一家;北接黑水,雪狼依山成险。zhōng yāng大周皇朝历经3000余年,势渐rì下,四大属域先后拥兵立国。zhōng yāng大周无奈之下,不得已昭告天下:秋露之际,月圆之夜,诸侯王者问鼎山下受封!”写至此出,满头白发的老翁蓦然搁笔,大袖一挥竹简自动裹起,只留“大周纪年”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跃然现于竹简首页之上。这白发老翁郝然正是大周史官百晓生,江湖人称百晓子。百晓子满布皱纹的脸颊上两个眼窝深深的凹陷下去,一双浑浊的双眼茫然的盯着夜空不知思量着什么。突然,屋子里的烛台“嘭”的一声炸裂。霎时,一片黑暗。百晓子倏然回首,双眼露出惊骇之光,手指不停的掐算着,越来越快……最终,百晓子轰然喷出三口jīng血,倒地而亡。只是在其倒地的瞬间,原本漆黑的夜空,群星闪现。接着一道红芒划破天际,群星乱坠。届时,zhōng yāng皇宫深处,一股雄浑的天地元力波动,一声苍老的叹息仿佛自远古传来……太和殿内手持书卷的中年男子一怔,缓步走出殿外,抬头望天,口中喃喃自语道:“煞气破天,群星乱象,老祖真乃神人也……”极东之地,河洛王宫秋水殿紫髯男子目露jīng光,长啸一声消失在夜sè中;极西楼兰,极南古滇,极北雪域阵阵波动卷向长空。此外,雪域山巅。一盘膝而坐的老翁面带悲伤,望向大周皇宫方向叹道:“师弟,鬼谷师尊曾有言……你这是何苦呢?罢了。罢了……江湖自此再无百晓生。乱世已至,煞气破天,群星乱象,这天——变了。”

清溪,河洛国内二河之一,又名清河。另一条河则为洛河;而一水则为秋水。清河自北向东南流去,而洛河却自东向西流去,两河交汇之处就是秋水之所在。河洛国举国水域丰富,两河一水支系繁杂,各村镇往往傍水而建。郿坞镇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小镇,坐落于河洛国内的清霖郡。然而十五年前,郿坞镇却走进了一个怀抱幼婴的中年男子。辗转十五年,村民渐渐的知道,男子封不平,幼婴已经十五岁,名唤莫凌霄,长得面若冠玉,眼似晨星。十五年来叔侄二人相依为命,住于村尾,村里婆姨见封不平相貌堂堂,保媒者不计其数,然则封不平皆婉言谢之。夕阳落下帷幕,满河铺上了红霞,村尾柳絮随风摇曳着,仿佛挣扎着抓住这最后一丝温暖。十五岁少年双腿马步立于柳树之下,目视河面水天相接之处,久久不动。终于,在最后一抹余晖消散的刹那,天际滑过一叶扁舟。男孩依旧一丝不动,然则满头大汗的脸上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十五岁的他早就知道他的叔父不是普通人,当然在自己也不是普通人,更重要的是叔父就是那片天,那个自己需要依靠和仰视的人。封不平搁浅了渔船,径直走到莫凌霄身边,点点头说道“rì出而立,rì落而息,天地有循环,六道有轮回,这天,这地就是道。武者,外炼胫骨皮,内修炼jīng气神。故曰‘塑身为本,化道为源,感悟天地者,内外兼修,始成。’饭后记得温习《四书》《五经》《六艺》《军政》《法度》”莫凌霄点点头,接过叔父手中的鲑鱼,径直向厨房去了。他们之间,似乎真的不需太多的言语去表达。封不平望着这个十多年前自己抱回来的孩子,几yù言语,却最终啥也说不出来。叹口气,取出酒壶,面对无边的长河,黯然独酌神伤。有道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rìrì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满腔的苦涩化作辛辣的酒水入肚,便得三分微醉,七分清醒。醉醒之间,更得一颗心碎……秋水宫旁,望着连绵的江水。一身白纱的美妇,望向湖面轻叹“十五年了,霄儿,现在过得好吗?不平……哎……”叹息中眼泪竟然止不住的滑落。郿坞,村尾小屋。叔侄问答中。“何谓道?”“道者,天地秩序也。吾观rì出而知生,叹rì落而知亡——这中间的过程就是道。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万物。或曰,道,法之然也’”“何为道?”“道者,路也。凡天地间能承载自己去前进的事物皆可为道。或曰‘天地万物因其存在而为道’”“道何为?”“道者,行实虚之间。实者,五感能识。触之者,尝之者,观之者,闻之者,听之着,能见其形者也;反之,虚者,六感能辨。神思所想,梦幻所意为道之虚也。故曰‘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何为兵?”“兵者,诡异也。凡物为所用者就是兵。常言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是以皆可为兵。”“何为政?”“政者,上党伐谋者也。为政之道不一,上以仁义于民,或以法制约束,或以教育感化之。恩威并施,法度严明,文明开化,拓疆兴邦,执鞭宇内,纵横四合,普天之地,莫非王土,普天之人,莫非王臣。政者,正文者也!左手执开缰之剑一喝之下谁敢为战,右手持仁义大旗,举目处国泰民安也。”“《六艺》《四书》你尽皆学习,为何独不喜《礼法》?”“六艺者,凡人修生养xìng之道;四书者,先人智慧之结晶,安敢不学。《礼法》束人,过于迂腐,若心存之礼,何拘泥于形式——况且,大丈夫处于世间,天地皆能为我所感,上不必跪天,下不必跪地。中间,我跪父母,跪叔父。故曰,‘不学也罢。’”封不平大惊于sè,忙厉声问道“汝yù为文或为武?”莫凌霄想想了回到“为武者,天下第一人也;为文者,万古第一帝;二者皆至,莫道凌云志,化龙上九霄。太古远去,仙侠踪迹已不可查;上古奇人异士众多,寻道一途,莫名所以。若能上古重来,太古复兴,万死不悔。”莫凌霄话音刚落,天空惊雷炸起。一紫sè光柱贯穿天地之间,其内隐约能见龙嘶凤鸣之音。五大王国震撼不也,这是后话暂时不表。封不平感其言,深撼于天威,此子年方十五岁,一语道出,惊天地,泣鬼神,必不是池中之物。喜极而泣曰,“凌霄,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大千世界,人人如龙,自强不息!叔父纵然老骨粉碎亦誓死追随!”是夜,封不平久久不息。凌霄虽然天生奇异,然则只有十五岁。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应该为他铺平一些道路。雄鹰yù高飞,必离开父母的羽翼。幼龙不离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但这些都应该给溪娴商量,商量,再从长计议……“凌霄,叔父今早唤你来,有事儿吩咐。叔父马上要离开郿坞了,多则五月少则三月必然回来。你在家注意文学要加强,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另外,我的秋水剑法你已经学了十年了,达到第五重之后,江湖中你也算一般高手。但是,切忌,切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后面的七重重在感悟人生。此外《红尘炼心曲》我继承自太古残篇。今传你前三曲《秋江夜泊》《乌夜啼》《潇湘水云》,这也是我得到的全部残篇部分。若有机缘凑齐全篇十二曲则太古亦有你一席之地。此九霄环佩伏羲琴就赠予你,好生保管,但切记‘匹夫无罪,怀罪其玉’”封不平交代完毕,叹息一声扬长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