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吴军师传》第五章节 军营观局第十02重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阳城外西北角,下了马车的吴小强并没有急于跟着柳修元前去帅帐,而是立在校场,看兵士cāo练。

刘文远身披甲盔走了过来道:“大人,吴兄弟,请随我到大帐一叙。”

“刘大哥,将士们cāo练的不错,不过人数好像少了些吧?”小强回过头对刘文远道。

“吴兄弟说的没错,此处是我部新野兵马,另一半由南阳城守张虎将军率领,驻扎在淯水岸边,互为崎角。”听小强有此一问,刘文远答道。

小强点点头,这才想起这刘文远才是客军,而这张虎才是南阳的正主。不过怎么老柳跟刘文远闹的那么近乎,即使有师生关系也不行啊,这样下去张虎吃味了不睬你,有你受的。

由刘文远前面指路,三人来到大帐内略休息一下,刘文远便吩咐士兵拿了地图出来。并将军事部署大略说了一下。

地图所描绘的东西虽少,但还是将这周边地区山川湖泊、城池关口标了出来。从南阳往北,沿淯水而行,便可直达南召,而一路向南便是邓州、唐县、新野。再往南便是长江,也就是两吴的边境线。

“两位大人,这大吴分为南吴、北吴,不知是何缘故?”

小强见二人神情古怪地望着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其中还不可告人秘密?便开口道:“我久离故土,对大吴消息知之甚少,想看看能不能从这南吴上面做做文章。”

两人点了点头,这才想起这小子是海归人士,南吴北吴一分为二差不多已经六七年了,不知道也不足为怪。

楚末时皇帝昏聩无能,宦官把持朝政,信阳王沈雄起兵谋反,yù推翻大楚,天下群雄响应,虽然推翻了大楚,但华夏大地却陷入群雄割据,兵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境地。太祖皇帝虽一介平民,却胸有抱负,应势而起,整顿军备,善待百姓,以燕州一隅之地,南争北战,一统天下。建国号为大吴。太祖时期皇后生有两子,长子赵宏忠厚老实,为人诚恳,次子赵武却雄才大略,是个一世枭雄,但皇家传长不传嫡,加之太祖曾说以武得天下却不能以武治天下,因此这皇位便由赵宏继承,赵武只得在京师做个闲散王爷,但赵武却不甘心就此浮沉,于是买通众大臣,并多次请求调离京师,甘愿远离京师到南方荣养一生。先皇赵宏心软,便应准了武王爷的请求,念在兄弟之情上便将其封到了金陵,但也多了个心眼,偷偷安插亲信在武王爷身边。这赵武王爷到了金陵后,倒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整rì里闲逛、从不结交任何官员。先皇也就放下了心,可没过两年,金陵等地多了许多怪事,盗寇水匪不断,武王府里也经常失窃。武王爷的一位宠妾更是在一次归家省亲的路上被人掳走杀害。武王爷由此害了重病,卧床不起,便写信给先皇哭诉,恳请增加护卫。先皇实不忍自己的亲兄弟遭此大难,又有众大臣劝谏兄弟之情谊便准许了。武王爷有了护卫兵权,开始招兵买马,并甘愿散尽家财以除匪患,短短三年时间便将金陵周围大小匪首一一诛杀,恢复到以前光景,正待先皇起疑时武王爷自动解除了卫队,又过起了赏花、溜鸟的隐居生活。北方征战不断,先皇这才将此事搁罢。五年前,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攻城掠地,进犯中原,周边小国也是蠢蠢yù动,想从中分一杯羹。先皇只能派兵遣将苦苦抵抗,战事焦灼间却忽闻武王爷面南登基,号称南吴,并以太祖遗诏被先皇篡改为由发兵北上,短短三个月时间南方各地便已失守。内忧外扰,先皇郁疾而终,由当今皇上赵显继位,号称弘武。说来也巧,那武王爷正yù集结兵力以渡长江而统一中原时却无疾而终,长子赵康继位南吴,只是这赵康昏庸无能,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只派兵把守住江淮门户,便不再有所动作。这才让当今圣上有了喘息之机,命徐统山为大将军,南征北战,总算将北路各军挡于关外,皇上虽然励jīng图治,yù求一统天下,只是天公不作美,战乱刚止,北方又遭天灾,民不聊生,那黄霸天因此造反,连下青、徽数十州府……

小强听罢咂了咂舌,这朝廷的龌龊事倒真不少,为了权可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不过这武王爷倒真是个人才,可惜的只是个短命相,苦苦隐忍了二十几年,离宏图霸业只一步之遥却命丧于天,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想起了正事这才道:“故事倒是够曲折的,先不管这是谁的天下,不知道这南吴在荆襄部署了多少兵马,有没有可能从这邓唐二县再抽调人马支援?”

“这……”两人对视一眼,刘文远道:“这南吴国主虽然昏聩,但荆襄乃进湖广门户要地,总兵怕有十万上下,而我军虽部署八万,却已密密抽调两万前去南召,实再难抽出兵力拱卫南阳。”

“既然上次这么好的机会他都放弃了,这次应该也不会出兵兴犯吧。”小强觉得有些奇怪,便问道。

“吴兄弟有所不知,五年前赵康仅是弱冠之年,举棋不定、贪图享乐也无可厚非,可今时不同往rì,近rì又闻荆襄一带南吴频频增兵,想必是探得了北吴的情势,不可不防啊。”刘文远叹道。

这倒也是,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会放弃呢,我要是赵康,巴不得你们打得两败惧伤,到时候随便派一两万人便可收取南阳,进而一举问鼎中原跟堂兄弟赵显面对面聊家常去了。

要是让我来做选择,我宁可选择南吴,天时地理占尽了优势。只是现在是在帮老柳他们,也不知道北吴有什么好的,天灾、**不说,地理上也不占优,那个在老柳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说不定现在在哪跟宫女偷情呢。

“那裕州、舞阳那边呢?”吴小强看了看地图,开口道。

“吴兄弟请看,这裕州、舞阳等地,地势开阔,无险可守,本安排jīng兵强将在此阻击,只想不到黄霸天等人攻打许州后放着大路不走竟直奔向西,进入群山丘陵之地,未等我军反应过来,贼寇便攻占了鲁阳关,直逼南召,害得我军疲于奔命。丧失了锐气。”

顺着刘文远指点,小强已经明白了过来,这仗打得可真窝囊,被别人牵得团团转,疲于应付不说,竟然还丢失战略关口。不过这黄霸天倒真是个人才,这声东击西玩得也是非常有水准,但有一点却实在弄不明白,即使破了南阳又怎样,他还想打到南吴不成?或者说他就是南吴的人?想到此处小强顿时一个机灵,要真是南吴的人,这仗基本上没有获胜的把握了。正想开口询问又觉得不对,如果这老黄正是南吴的人,那南吴国主的野心可真不小,弄这一出大戏足以证明此人眼光独到、高瞻远瞩。不过也不可能,既然间谍都已经派过来了,实在没必要兜那么大圈子,只要让老黄趁此直接攻打京城,再加上南吴粮草丰富、兵强马壮的部队便可一举攻下北吴……

小强陷入了沉思,虽然对黄霸比较欣赏,但对手越强大,自己的rì子越难过,照老刘的说法,如今已经没有援兵了,若南召两万兵马都不能守住,区区六千兵马守卫的南阳能折腾出什么浪来。再者说,南阳一破,南吴若是聪明势必会有所动作,看来要保住这北吴,南阳一战只准胜不准败,否则这北吴怕是危在旦夕,可想靠六千人马赢得胜利又谈何容易。

小强起身在帐中跺走了步子,待看到了南召跟南阳中间的山脉时灵光一闪道:“刘大哥,这山脉道路如何,可有险要之地?”

刘文远二人也是苦思冥想,始终没有头绪。听小强问及,刘文远沉思下道:“有,这山叫百重山,山势不高,道路从中而过,倒有一段地势险要的谷口,莫非吴兄弟要利用险地阻击贼寇?”刘文远不是没有想过,当初曾向自己的上级建议在此设防,不过此地北边平缓,南边险峻,粮草运输多有不便,难以扼守,一旦贼寇占领高处,大军只有撤回南阳,因此才不做选择。

“刘大哥似乎有想法?”小强看刘文远摇头便问道。

刘文远便将自己所想一一说了出来。

吴小强没有反驳,如果刘文远说的是真的,那么占据百重山就失去了战略意义,不过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如今支援南召暂不做考虑,因为出了这张底牌,一旦南召兵败,或者贼寇分道袭扰,南阳才真的是不攻自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