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第五章 再赴金陵 飞往北平(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时光似流水,岁月如穿梭。当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距今将近百年。

抚今追惜,长歌当哭,不尽思绪,浮想联翩……

假若不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权力,卖国投靠帝国主义,复辟帝制,倒行逆施,也不会造成连年战乱,至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再次雪上加霜。而袁贼也不至于陷入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绝境。于1916年6月6日,忧惧而死,最终成为一个世人唾骂的历史罪人。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随后本应实施平均地权,使千百年来苦难的亿万民众耕者有其田,有衣穿,有饭吃。国家有了民主,方可实现民权,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民族主义的兑现之时,才是“三民主义”全面实现之日。

然而事与愿违。当时,在北洋军阀窃国大盗袁世凯等人的扼杀下,辛亥革命遭到了失败。

孙中山先生自青少年时期开始,为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独裁统治,不畏艰险,呕心沥血,革命奔波四十余年。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的逝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是亿万民众的遗憾!苍天为之落泪,大地为之悲恸,黄河为之哭泣,长江为之衰鸣。

如果中山先生的享年能再增多二十年,即活到1945年,那么中国的局势又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想必后来国家会趋向统一,社会走向进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可能不会破裂,以后两党也不至于反目为仇,恶化为刀兵相见。很可能两党关系亲密如初,同心协力,共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假若是这样,试想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御敌能力是否会好一些?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也许不敢冒然挑起“九.一八”事变,从而占领我国东三省。后来也不会出现日军侵犯中原,暴发“七.七”芦沟桥事变,把中华民族拖进了长达八年的腥风血雨,战火纷飞的灾难当中。以后也可能不会发生第三次国内战争,导致了国民党退守台湾,以海峡与大陆对峙半个多世纪――更不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会出现台湾当局不承认自己是华夏的炎黄子孙,搞什么所谓“公投”,上演“**”的闹剧。

历史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宛如滚滚万里的长江水,奔腾到海不复回。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存在假设。

历史是过去,是既成的事实。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容许后人对它篡改和编造。

因此,我的设想可能是有点“杞人忧天”,“白日梦呓”。

第三节

1947年3月26日,上午8时许,我们由秦淮河畔的南京机场登机起飞。

飞机升空几分钟后,紫金山已变作一片墨绿林海,玄武湖竟然变为一汪白水,奔腾的长江变成了一根闪闪发光的银色丝带……飞机(军用运输机)渐渐拔高升空,由南向北飞行。大约十几分钟后,机上两位身着戎装,头戴美式船型帽,长的挺精神的空姐(女兵)走到机舱中间,向大家简单地讲解了一些空中旅行的安全知识,并让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其中一位空姐走到我的面前,帮我把安全带系好。

过了一会儿,一位空姐手端盘子送来了一杯杯咖啡。另一位空姐在她的身后,手提一个军用帆布袋,向大家分发每人一包军用饼干。

吃完饼干,喝了咖啡。我把脸贴在身边一个直径约30公分,圆形的机窗上,好奇地瞪大眼睛向下观望。我看到下面的山脉、河流、树木和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飞机继续向北平稳地飞行。突然间拔高了飞行高度,飞机在气流中颠簸摆动,人们开始感到不适,有些头晕、肠胃蠕动。我对母亲说我要呕吐,她马上招呼空姐拿来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子。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张口大吐,将刚才喝的咖啡和吃的饼干全倒了出来。空姐送来了一杯开水,喝了水后稍微感到舒服一点。这是在我童年时期,第一次乘坐飞机时给我留下的深刻感受。

当天中午十二点多钟,飞机到达北平机场顺利降落,我们终于来到了北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