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技战国》第七十六章 煤矿砖窑以及未来的工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骆壮士可知道,咱们这些百姓当中,有谁会烧砖。”行走在路上,李青还是问了出来。

都说秦砖汉瓦,实际上,砖在商朝的时候就有使用了。只不过当时的技术跟麻烦。用的很少罢了。

“有,就是上次将军见过的那个老者。”骆壮士犹豫着说道。

“就是那个年老的队长?”

“不错,就是他。”骆壮士接着道:“此人年轻的时候在宫中当过工匠,烧砖的事情他知道一些。只是如今年龄大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

“无妨,只要还能记起一部分就好。”

很快,李青就跟着骆壮士到了他住着的窑洞前,

整个窑洞看起来也就一体,只是前面还用木棍扎了墙。洞口处有安装的木门,有窗子。两个孩子正在院落中玩耍。

魏莲还是第一次见窑洞,难免的又是一阵新奇。

“夫人,你看看谁来了。”骆壮士一边往窑洞里走,一边开口呼喊。

等进了窑洞里面有一张自己制作的几案,上面是一些剩下的饭菜。

里面是一张土炕。简单的几床铺盖在上面,还有一些类似野兔的皮毛。

虽然简陋,可收拾的也算得体。

“是上将军啊,快里面请。”骆壮士的夫人见状赶忙行礼,可说话间又透露着不好意思。

自己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东西。

她一边忙着想要收拾,却又不知道可以收拾什么。

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李青缓缓的笑了,“窑洞不亏是冬暖夏凉,若不是暗了点,真是个不错的住处。”

“就是,家里实在太简陋了。”

“没关系,本将此来,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生活的更好。”

也不用人招呼,李青索性找了地方坐下,“我们就在这等着,骆壮士去将刚才说的老者请来如何?”

“也好,小的这就去请。”骆壮士转身离去。

在这期间,他的两个孩子走了进来,缠在自己的母亲身边喊饿。

可是家中的薄饼在李青的面前放着。那女子也不好意思拿,出于礼节,也不能拿。

女子也只能安抚下两个孩子,而后转身,准备现给两个孩子做吃的。

李青见状,索性让魏莲端着桌面上摆放的薄饼,分给两个孩子吃。

好在一向娇生惯养的魏莲没有太过嫌弃,还跟那妇人以及两个孩子玩在了一起。

也许她心中有嫌弃,但至少,此刻表现的很是随和。

不多时,老者跟骆壮士就来到了窑洞里。

“老朽参见上将军。”老者当即行了礼,“听说上将军回来了,百姓们都要老朽好好的谢谢将军呢。”

“呵呵,都是大家应得的,无需谢本将军什么。”李青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张图:“我们坐下谈吧。”

伸手将图给摊开,李青指着上面的图形解释道:“这是一个砖窑的设计图形,名为目窑。目窑,共十三个孔目,每目一次可烧一万砖,所有孔目同时燃烧的话,经二十五至二十八天,即可生产十三万块红砖。”

“十三万红砖?”老者不由的睁大了眼睛。赶忙转动图纸查看了起来。

如今的烧砖水平低,出砖量更是少的可怜。如果能够用这目窑烧至,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减工期。

目窑的建造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许要费些力气,平原地区需要将土地硬生生的挖出几个大坑,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可在黄土高原,这里梯田纵横,要开挖砖窑也就相对容易的多。

老者在深深的研究了之后,最终给出一句话,“这砖窑倒是不难建造,如果这上面的说的都是真的,建造出来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东西虽然本将也不会弄,但上面的标注绝对都是真的。只要建成,烧砖量也不成问题。”李青对科技商场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把这里的青壮都用上,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挖好这砖窑?”

“若是把青壮都叫来,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第一次点火,烘烤暖窑之后就可以压型,开始烧砖。要想出第一批砖,估计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这可是个大工程,老者也是半点不敢马虎。

李青闻言,当即对老者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个工程就交给你如何?你负责指挥,工钱给你双倍。其余人听从你的调遣,我们今日开始选址,尽快动工。”

“将军客气了,能得将军看中,已经是老朽最大的恩惠了。多谢将军。”

“工钱该给的还是要给。”淡淡的看了眼一边的骆壮士,李青缓缓说道:“你今后就多跟着学学,等学会了,你也是个工头,一样拿双倍的工钱。”

“小的谢过将军。小的一定早日学成。”骆壮士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多余的本将也不说了,砖窑的建成关系大家何时能够住上更好的砖房。所以,你们都上点心。”

“知道了将军。”那老头一听是要给自己等人盖房子,心中自然是美滋滋的。

这个时代的砖房可是只有少数人见过,别说住了。

心中高兴之余,做事也就更加的有动力:“如此,老朽这就去选址,等一切准备好之后,再通知将军。”

“去吧,多带几个年轻人一起。”李青看着那腰都直不起来的背影,生怕老者激动的出点什么事。

再安排完这些之后,李青也就带着魏莲在周围四处闲逛。

登高望远,李青注视着周围的地形,远着今后的工坊用地。魏莲则是因为久不能出宫,对着山野间的事情都很好奇,所以玩的很是开心。

重金之下,老者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当天晚上,老者就找到了李青,告诉李青已经选好了砖窑用地。

这种效率,李青也是一番感叹。不过想想周围的地形,黄土高原,选出一块用地,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次日一早。李青就让大部分开挖煤矿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了挖砖窑的工作。

青壮们都在黄土层上挖着一个个窑目,大一点的孩子跟妇女则用车或推或拉,将挖出来的土运送到一旁稍远的地方。

这些黄土,只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就可以用来制作砖的模型,烧制成红砖。

寒冷的天气下,青壮男子们却都忙的汗流浃背。女人跟孩子们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每一个人都格外的卖力。在场的,似乎只有李青跟魏莲这对夫妇可以有清闲的时间了。

因为大家都格外的卖力,工程的进展也就变的很快。加上这些天里,天气都很是不错,原本预计要一月完工的工程,结果只用了半个月就完工了。

这种结果绝对是出乎意料。

在动工的第十七天,整个砖窑就开始点火暖窑,顺便测试砖窑整体的一个通风情况。

这个年代的手工细致程度绝对超乎后世的想象,所有的工程,几乎是一次性通过。只有少数的地方在后来稍稍的做了调整。

在十天之后,整个砖窑开始了第一次的烧至。这次只开了十个孔目。可烧至出来之后,也就是十万块砖,一样让众人满是期待。

在第一批砖烧至的过程中,其余的人一样没有闲着,一部分人在制作砖培。还有一部分人被安排接着挖煤矿。

无比同时,李青还下令在整个河东地区招募工匠。只要愿意加入者,一律有工钱的发放。

生产力低,想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处更多的东西,也就只能靠增加人手。

等第一批砖烧至成功的时候,整个工程队伍已经到了十五万人。当然,这其中包括着原本卫国百姓中的妇女老幼。

可即便如此,能够从事生产的人,也已经达到了十万之重。

第一批砖的出产成色很好,质量也达标。所以整个生产的队伍再次被划分。

有两万人分别由那个老者跟骆壮士带领负责烧砖。同时还兼顾着开挖第二个砖窑的项目。

三万人负责开挖煤矿。

另外的五万人中,有两万人跟其余的百姓一起建造房屋。

剩余的三万人,则被李青带着到约莫十里外的一处地方清理草地,砍伐树木。最后清理出足足十里方圆的一个大型基地。

众人开始在这里建造新的兵器工坊。李青还从安邑附近的工坊中抽调了大量的工匠前来。

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正在魏国河东悄然进行。

而李青也在此时找来了原工匠中对铁器有一定研究的两人,冯牛和冯永两位兄弟。

“上将军,您找我们。”两人进入李青所在的临时住处,一起行过礼。

“两位就是冯牛跟冯永二兄弟吧?”李青明知故问的笑了笑:“听说你们二人乃是铁匠。本将想将铁器用在兵器上面。所以找你们前来商议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