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单继德》第四章喜事连连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父母反对怎么办?于是单继德以借农具为由,到盖家偷偷的把他的担心和盖秀梅讲了。盖秀梅允诺说如果他父母不答应这个条件,她可以折中一下,如果将来她不能生育时,他们还没有儿子,她同意他娶侧室。有了盖秀梅这个承诺,单继德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

单继德父亲听说儿子的事后,对盖秀梅提出的条件似乎没在意。他说:“明天咱们就过去,如果彼此都满意的话就把婚事定下来。”单继德母亲却忧心重重。她一面担心两个年龄较大的女儿还没订婚,另一方面更担心盖秀梅提的条件。她说:“将来不许娶侧室,这个条件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如果将来他们儿女双全,娶不娶侧室也无所谓,如果像四弟妹那样……,咱儿子可是长子。”单继德父亲说:“人家姑娘那么优秀,咱家现在这种情况,人家能看上咱儿子,是他的福气。凡事都得往好了想,不会像四第妹那样的。”

第二天单继德父母就来了。父子俩单独谈了好一会儿。他父亲把他母亲的担忧告诉了儿子。单继德也把盖秀梅的承诺和父亲讲了。他父亲了解儿子是真心喜欢盖秀梅的,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亲事定下来。

盖家人得知单继德父母到了的消息后,把他们都请去了。单继德父亲见盖家院子弄得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又看到院外那又高又长的柴和垛,就知道这是一户勤劳之家。

进屋后,大家说了一会儿家常话。虽然单继德父亲諳达婚事习俗,但他还在谈话时有意探问了一下这里的婚嫁习俗。交谈了一会儿,单继德父亲感觉这是一家老实本分的人家,于是很快把话题转入了两个孩子的婚事上。盖秀梅也出来见了单继德的父母。他母亲见盖秀梅朴实端庄,落落大方,再看到她那乌黑亮丽的头发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时,之前的种种顾虑都抛到九霄云了外。因为之前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把婚事定下来。单继德父亲按照这里的习俗走了订婚的流程。但盖老汉却说:“你们刚来到这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咱们先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就行了其他的等你们秋后下来钱再说。”盖老汉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他是个懂得体谅别人的人,二是过些日子他儿子就要结婚了。瓜田李下他不想让别人误会说他是用给女儿找婆家的钱给儿子娶媳妇。但单继德父亲觉得那样太委屈了未来的儿媳妇,还是象征性的给点见面礼。他还承诺说秋后还会如数把婚事的钱给儿媳妇的,现在的钱是白饶的。盖家和单家彼此都非常满意。

气氛和谐,话就多起来。盖老汉说:“咱们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你们是好人家。我虽然没见过你们的女儿,但是像你们这样通情达理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我们这里有户姓赵的人家,也是本本分分的,家业也殷实。他有个儿子二十三岁了,是个木匠。心灵手巧,人也勤快。去年他妻子难产去世了,孩子也没存活。他妻子去世后,就有人给他说媒。但他非要给他妻子守孝一年。他妻子马上快烧周年了。这孩子人品也好,就是没念过书,要不差这点,当年我就差点把女儿嫁给他。我女儿非得要找个有文化的。如果单大哥有意的话,明天我假借让他干木匠活为由,你先侧面看一下,如果不同意就轻轻放下。按理说,咱们现在这种关系,我不应该说,但是机会难得。”单继德父亲对人品和勤快这两点很在意,于是他说:“明天让我看看再说。”盖老汉又补充说:“还有一点我也得和你说一下:以前的赵家是为富不仁之家,和你家乐善好施格格不入。事情是这样的:赵木匠的父亲也是木匠,叫赵有福,人们都叫他外号——赵老算。当年赵老算和他父亲逃荒走到一个村口时,他父亲俄昏了,他去村中要饭,空手而归,他父亲俄死了。”单继德父亲感叹说:“当年我也有和赵老算一样的经历——当年我父亲领我逃荒,仅有的一点干粮父亲都给我吃了。在路上他俄昏了,当时把我吓坏了。正在这危机时刻有一位好心的和尚化缘而归。他把吃的喂给了我父亲,并收留我们在他们的庙里住了一夜。从那一刻起,一颗感恩的种子就种在我心里。我也经常教育我的子女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到别人,一定要伸出援手。人们都要互相帮助,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每个人都会有用着别人的时候。直到现在我还会想起那位好心的和尚。”盖老汉说:“大概赵老算也是在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把一颗仇恨的种子种在了心里。赵老算后来遇到了他岳父家,他岳父没儿子,他做了上门女婿。他发愤图强,学得一门好木匠手艺,家业也越来越殷实了。但乡里乡亲的谁也别想求借于他,村中有户人家老人故去,因为家穷,没钱付木工费,求他帮忙,他都不肯。就连要饭的去他家也仍旧饥肠辘辘的而走。后来他岳父去世了,村中没人前去帮忙。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妻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邻居是个残疾老人,他一瘸一拐地来到他家给他出主意说:“让你儿子去挨家求求吧,孩子小,人们不会怪罪于他。”这件事教育了赵老算,从此他就开始改变了。乡亲们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动帮忙。但他还是有点吝啬,什么事情都精打细算。”单继德父亲说:“他这是穷怕了这不算毛病。”盖老汉说:“在亲属之间过于算计,就有些显得吝啬了。”

第二天,在盖老汉的安排下,单继德父亲见到了赵木匠。人浓眉大眼的,体质也很好。干活也麻利,言谈举止也很得体,他心中有了好感。单继德母亲对赵木匠的印象也不错。她问盖老汉妻子说:“不知道他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盖老汉妻子说:“他母亲是一个很厚道的人,就是人有点邋遢些。”单继德母亲说:“邋遢点没什么,只要人好相处就行。婆媳都在一个屋檐下,如果不和睦,日子也会过得不顺心。”单继德父亲说:“毕竟是婚姻大事,我们回家和女儿说一下,如果她没意见,找个机会让两个孩子见一面,然后再说。”盖老汉说:“等我儿子结婚时,让你女儿也来喝喜酒,让两个人见个面。”

到家后,单继德母亲把赵木匠的情况和女儿介绍了。单继德大姐开始有些犹豫,毕竟是个有婚史的人。她母亲说:“我和你父亲尊重你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他虽然有婚史,可是没有孩子,不会影响将来过日子。能为他故去的妻子守孝一年,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人,你也老大不小了。”单继德大姐听了母亲的劝说,同意见一面再做决定。

盖老汉儿子结婚的前夕,按照计划,单继德大姐和赵木匠见了面。单继德大姐问赵木匠说:“你和你故去的妻子感情非常好吧,现在你还会想起她吗?”赵木匠说:“我们俩感情非常好,现在我偶尔也会想起她。”单继德大姐又问:“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吧,你会不会经常拿我和她做比较。”赵木匠说:“她在我心里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我不会拿你和她做比较的,我不会让你活在她的阴影里。你是你,她是她,你有你的过人之处,她有她的优缺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我会在乎你的感受的。我把她放在心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不会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的。”单继德大姐又问:“你家人会拿我和她比较吗?会要求我和她一样为人处世吗?”赵木匠说:“不会的,我母亲是个随和的人,相处时间长了,你就了解了。”二人谈得很投机,彼此都很满意。

就在二人在里屋谈话时,几位长辈在外屋闲谈着,每个人对他俩的婚事都很期待。当见到二人喜形于色的从里屋走出来,大家就知道结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