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风吹过小乡村》第六十七章 小丽剖腹产生下男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同明和小丽分开睡后,感情起了波澜,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影响夫妻间的感情,只是,这份感情淡了一点点而已。

市里运管所开始实施营运证买断政策,唐同明没有给他的出租车买断营运证,然后到了规定的时间他不能再开出租车拉活儿挣钱了。

唐同明后来把车卖了,他准备给别人开出租车卖手腕子挣钱。但是,他也不出去问有没有雇司机的,整天待在家里等待着同行司机会给他带电话。可是事与愿违,没有同行司机给他打电话。

唐同明不工作了,眼看着生活捉襟见肘了,小丽又开始上火了。她劝唐同明给同行打电话问问,或者是找个其它工作维持家里花销。可是唐同明就像一个犟种一样,就是不听小丽的,依旧在家里等待着。

那时,小丽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她每天挺着个大肚子还要去药店上班。

药店的老板娘人很好,看到小丽怀孕七个月了就劝她不要上夜班儿了,她会给小丽调到白班儿来。而小丽觉得,如果给她调到白班儿了,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营业员会调到夜班儿去,而且还是很长时间的夜班儿,直到她生产结束直到孩子满月为止,那样对另一个营业员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小丽拒绝了老板娘的厚爱。因为夜班儿谁也不愿意干,所以,小丽深有体会,她不想因为自己的怀孕而让老板娘特殊照顾,也不想让另一个营业员而受夜班儿的罪,所以她拒绝了老板娘的好意。

唐同明就这样一直在家待着,他也不出去找其它工作,而小丽依旧挺着大肚子去上班儿。

自从唐同明不出去找工作以后,小丽和他没少吵架,说什么男人就该挣钱养活老婆孩儿、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而唐同明听到小丽的话后并没有往心里去,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冒,他还是继续待着。

俗话说越吃越馋越待越懒,唐同明待了两个多月后,他变得越来越懒了,什么事儿都不想做,就连衣服他都懒得洗,更别说干其它的了。

唐同明看见小丽挺着大肚子去上班儿,其实,他的心里也过意不去,他对小丽说,让她辞职,不干了,在家养胎。而小丽对他说,她要不干这份工作,这一家人就得喝西北风。

小丽说的并不玄乎,如果小丽真的不工作了不挣钱了,他们俩人就得喝西北风,因为,他们俩人手里一点儿存款都没有。如果孩子再出生了,那么他们的生活简直都不可想象。

20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五,小丽一大早上就觉得肚子有点痛,而后她以为是要方便,便来到卫生间准备方便。当她坐到马桶盖儿上的时候,羊水已经流了出来,小丽随后跟妈说可能要生了。

因为是第一胎,小丽没有经验,她觉得不可能这么快就要生了,因为离预产期还有半月的时间呢!小丽把刚才上厕所发生走水的事儿跟妈说了,小丽妈闻听后立刻给唐同明打去了电话,让他赶紧回到市里。

因为是过年,唐同明回到了农村的家,而小丽因为怀孕待产,她没有跟随唐同明回到农村过年,而是留在了市里和妈妈、爸爸、小妹一起过年。

接到电话后,唐同明没有犹豫,立刻坐车来到了市里。

经过检查,小丽有早产的迹象,况且小丽的羊水已经破了,如果等到正常生产的那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换句话说这个胎儿能不能存活还是未知数。医生给的建议是不要等到正常生产的那一天了,而是在今天就剖腹产。

小丽和家人商量了一下。与其说商量,而是不得不采取这个办法,因为时间长了真的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意外。

大家伙儿同意剖腹产了,医生便让唐同明签手术协议书。当唐同明看到手术协议书中的条款其中一条显示的大概意思是:如果在手术中出现意外,是正常现象,不属于医疗事故。

唐同明看完后,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他犹豫了片刻。在他心里,大人和孩子谁也不想出现意外,谁也不想失去。

“没事儿的,协议里这样写的,不会出现意外的。”

医生看唐同明犹豫,便对他说,也是给他安慰。

此时,小丽的妈也着急了,催促唐同明快些签字,要不她担心耽误时间长了小丽会出现危险。

在大家的催促和安慰下,唐同明在协议书上签了名字。

这个协议书的名字不是谁都能可以替签的,只有产妇的丈夫能签,其他人是不能替签的。

签完字后,医生就开始着手准备手术的前期工作。

中午11点左右,小丽被推进了手术室。12点的时候,小丽被护士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大夫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对唐同明说是男孩儿。

唐同明顾不上男孩儿女孩儿了,他走到小丽旁边儿,看着小丽平安无事,他心里的担心终于放下了。

孩子正好6斤,很健康,他们一家人很高兴很开心。

唐同明和他妈刘玉花不是一起来的,他到了市里一个多小时后,刘玉花也坐车来了。孩子顺利出生,刘玉花也亲眼目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