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苍穹群英录》第九章 丹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道阳光透过庙顶的破洞直射下来,正好投在风辰的眼睑上。.风辰梦见自己在一金碧辉煌的宫殿,锦衣玉床,宫殿柱子上围绕的金龙熠熠生辉,乱晃晃的直迷人眼。风辰双眼睁开一丝眯缝,顿感阳光刺目。

风辰霍的坐起,揉揉惺忪的双眼,四处张望了下,金龙不见,锦衣玉床也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身下半湿不干的枯草,自己仍处身那座破庙。

“小婵儿,快醒醒。”风辰记起是怎么一回事后,开始叫邓婵。

邓婵毫无动静。

“这小丫头,倒是贪睡。”风辰嘴里咕哝着,伸手去摇邓婵。

不料触手处,邓婵身上滚烫。

“不好!”风辰心道不妙。

邓婵小脸潮红,嘴里模糊不清的不知哼唧着什么。

这下糟了,这荒山野岭的,竟然生病了。

想想也是,邓婵昨日遭遇如此大的变故,恐惧、悲伤、疲劳,加之又淋了雨,不生病才奇怪。

风辰牙一咬,将邓婵背起来,心忖无论如何,得找人治病。

风辰放开双腿,一路疾跑,也不知跑了多久,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停下来休息片刻,接着再跑。如此跑了三个多时辰,风辰已是精疲力竭。但一路除了荒山野岭,高树杂草外,连半个人影也不见。偶尔出现一条羊肠小道,也是杂草丛生,显是荒芜多时。

突然想起,为何不采些草药来给邓婵治病?想至此处,风辰大呼自己太笨,怎现在才想起来。风辰常年采药,不少药的药性药理也略知一二。当下放慢脚步,瞪大眼睛仔细寻找起来。但不多时便灰心丧气起来,这冬日时节,百草凋零,满山都是干枯的杂草,平日所采的药材一株也不见。

偏偏这时,肚子开始叫唤起来,方想起早上起来到现在还未进食,难怪肚子要造反。

忽听见前方不远处,有淙淙的流水声。风辰大喜过望,向前奔去,翻过一道山岭,眼前豁然开朗。所见处为一山谷,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从树林中钻出来,流向山谷深处。

风辰放下邓婵,来到溪边,俯下身一头扎进水里,喝了十多口水後,才满足地把头抬起,用袖子痛快地拭抹头脸的水滴。冰冷的溪水将风辰的头脑激的无比清醒。不由想起水边的草木要枯的晚,顺水而行,也许会有所发现。

在给邓婵喂下几口溪水后,背上邓婵循溪而行,不多时,果然给他发现几株山姜,稀疏地长在溪旁。

风辰大喜过望,忙不迭的拔下来,将茎叶揉碎,挤出汁液,和着溪水喂给邓婵。过了片刻,邓婵仍没有要醒来的意思。风辰不由心急起来,心道这山姜止汗、除热,散寒、温肺,十分有用,为何今日不见效。

正疑惑间,忽听远处一声鹰鸣,风辰心中一动,知道定是小飞发现了什么,当即背上邓婵,沿着小溪,朝着鹰鸣的方向而去。

小溪蜿蜒曲折,溪水也渐行渐宽,由开始的三五步增至数丈宽,溪水的流速也开始放缓。

一座吊桥横跨溪水。

有溪水一定有人家。风辰大喜,兴冲冲的跑过吊桥,再前行数十步,果然看见林木婆娑间隐约有一幢竹屋露出一角,眼看已是不远。

沿着一条小径左拐右拐,再绕过一块巨大山石,整个房屋赫然呈现眼前。在这幽寂的山谷间,这幢竹屋另有一番幽深宁远的风貌。

风辰正欲走上前去,忽听有说话的声音,赶忙回身一闪,躲进山石背后,慢慢探出头来,朝声音来处张望。声音非常熟悉,风辰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只见两位老者在屋前席地而坐。

一人枯黄高瘦,面目阴沉,但一对眼精光闪烁,让人不敢直视。此人正拿着一只烟枪,吞云吐雾。

另一人面容削瘦,颧骨高突,神色冷漠,一对眼神深邃莫测,予人狠冷无情的感觉,此时高举一只大酒壶往嘴里灌。

风辰的心陡地一沉,这不是那庙里的漠北双叟还有谁!

风辰想要离开,又恐自己的动作惊动了二人,只得慢慢蹲下身来,躲在大石背后一动不敢动。

“这丹王正伯室好大架子,让我们这里足足等了十个时辰。”听声音,应是那叫烟鬼的在说话。

“不防,他三日不出来,我便等他三日。”

“哼,我可没有你那耐性。”说着冲屋内喝道:“你这道士,你的仙丹什么时候才能练好?再不出来,我便放火烧屋了。”

“不知是何人,要烧我正伯室的屋子?”一名白发如银的老人,从屋舍内悠然步出。此人身材高大,发须皆白,头上挽成一高髻,一支阴簪**发中,微风拂来,银发飘飘,果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貌。

“丹王,我敬你一声丹王,我们二人前来实是有事相商。”酒鬼皮肉不动的道。

银发老者仰天一阵大笑,笑声倏止。冷冷的望向那漠北双叟,漫不经意地道:“你们二人确有资格烧我的屋子。不知魔师赤风阳他老人家可安好?派你们前来又所为何事?”想必这白发老人便是双叟所称的丹王正伯室了。

正伯室之所以敢以丹王自居,除炼丹手段高明,连王莽亦托人求他炼丹外,更因他武功甚高。如他不愿意,不管是谁,休想逼他炼丹。他居无定所,经常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寻找炼丹的福地,且每次都不会停留太久。故虽求他炼丹之人多如牛毛,但往往欲见都不能,更遑论炼丹了。

双叟并不答话,那酒鬼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来,抛向丹王。

丹王一把接了,用手掂了一掂,大有深意的望了酒鬼一眼,接着又落到烟鬼身上逡巡一番,收回目光,郑而重之的解开包裹锦盒的绸布,小心翼翼的打开锦盒。

丹王脸色骤然凝重起来。盯着盒内东西足足看了半晌,无比小心的从中拿出一块普普通通石头状的东西,对着阳光仔细看了一会,轻轻放回盒内,“啪”的一下关上锦盒,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目,像是自语般喃喃道:“魔师竟寻到了它。”

蓦地睁开眼睛,眼里精光暴射,注视着双叟道:“你们可知盒内是何物?”

烟鬼酒鬼对望一眼,表示并不知道。

丹王正伯室再将锦盒打开,双目射出渴想贪婪的神色,不舍的再看一眼,叹出一口气道:“此物名为玉泉,又叫玉液,我只在先师口中听说过此物,想我丹王沉溺丹道五十余载,亦是头一次见到。”

那酒鬼不解道:“这明明是一块石头,为何又是泉啊又是液的,它又不是水。”

丹王一副你们又哪里懂得的表情,不以为然道:“玉泉,主五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不饥渴,能成不老神仙,服之长生不死,畏冬华,恶青竹,食之以御水气,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此乃古书所记,不知真假。”

看了一眼酒鬼,知道仍未解释为何一块石头要称为玉泉、玉液,接着道:“只是此物极为难得,只产于滇国的千丈地底,可遇不可求,又因外观同普通石块毫无二致,非有对天地万物有着特别感应之人,即使放在眼前亦不知。”

说到此处,停了下来,思索了一会,摇摇头道,“由此可见魔师已臻入超凡入化之境。方才我也不敢断定此物就是玉泉,只知魔师让你二人送来此物非同小可,故有此猜测。”顿了一顿又道,“直至我将它对着阳光照射,石块呈半透明,内隐隐有光泽流动,才敢下此论断。这玉泉为玉之精华,如贸然将外壳打开,其内的玉泉瞬间迎风变化,谁也没有办法。”

漠北双叟怦然心动,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心道世上还有如此神奇之物。

丹王将二人神情看在眼里,微笑道:“魔师遣你们前来,是想让我将玉液取出。却不知为何魔师不怕你们二人将玉液服用了?”

双叟对视一眼,似有所思。烟鬼正要说话,酒鬼抢先苦笑着道:“你是不知魔师的手段,故有此一问。这世上,还没有魔师找不到的人。想你丹王一向行踪不定又如何,若不是魔师指点我们前来,我们如何能找到这里。”

丹王冷哼一声,将锦盒抛还给酒鬼,冷冷的道:“那又如何!没有人能迫我正某做事,即使魔师亲来也不成。你们走吧!”

双叟微微一笑,似早料到有如此般似地。那烟鬼好整以暇的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口烟圈,悠悠道:“《太平清领书》又如何?”

丹王终于色变,失声道:“什么!”</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